Skip to content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Posts

Featured Post

VOP Issue 35:AI生成術──世界作為數據
AI Generation: The World as Data

全球對「生成式AI」技術的狂熱方興未艾。媒介理論家維蘭.弗盧瑟(Vilém Flusser)在上世紀曾預見新興社會結構愈發像是一個大腦,而技術圖像作為「全球神經系統的分泌物──即對超級大腦的夢想」已然浮現,並構成了全面自動控制的條件。然而,就在迎接「後攝影」時代到臨之前,世界仍面臨難題。借鑑弗盧瑟所言,人們尚未達到令AI能讓人類真正自由創造的階段,我們反而仍被相對原始的AI控制;我們還未能適當地理解AI,因此也無法妥善地設置AI。而這構成了我們在此的思索與挑戰。

Comments closed
Featured Post

VOP Issue 34:光學玩具 Optical Toys

從曲柄、畫盤、窺孔,到鏡片、膠卷、燈泡⋯⋯,繞經各種物質,影像顯現,通過雙手與身體,穿越視網膜和意識。在攝影與電影盛行之前,十七世紀以降的視覺裝置已率先創造出新的知覺經驗與樂趣,並與不同技術媒介及視聽文化相互組構。本期由一系列光學玩具與視覺裝置展開──魔術畫片、旋轉畫筒、幻透鏡、實用鏡、翻頁式放映機⋯⋯,從動態視覺技術閃現的開端,探索影像的操作、生產與感知的關聯。

Comments closed
Featured Post

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

藝術史學家約翰.泰格透析攝影與權力體制的重量級奠基之作!

是什麼讓攝影擁有召喚「真相」的特權?本書撼動了攝影作為「紀錄」型態的信仰──攝影從不引致真相,而是引致權力。藝術史學家約翰.泰格(John Tagg)洞察攝影所潛藏的種種權力機制,以及隨之建立的意義生產與真相體系。他檢視「攝影史」的隱晦面,論辨自十九世紀以降,「攝影」如何在資本主義與政府職能的擴張下急速發展、如何形成綿密的社會監控與規訓,以及如何為支配階級所需的社會秩序提供服務。

Comments closed
Featured Post

重磅推出!
張世倫《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

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

本書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帶領讀者細細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蜿蜒流動,反思「攝影史」的形構歷程。

Comments closed

2024 non-syntax 實驗影像展──備忘術

徐璐,《birthday song》,十六釐米循環播放,時間、尺寸視場地而定,台灣,2021
Erica Sheu, birthday song, 16mm loops, duration & size variable, Taiwan, 2021

2024年non-syntax以「備忘術」為題,將各種備忘視為對自身記憶邊緣的探測,藉由收集、記述,或在不斷重寫之間,釐清我們對時間的思考。

Comments closed

攝影家全會華逝世

全會華,2022年。出自「全會華的道.DAO│台灣攝影藝術圖書館籌募計劃」

長期投身台灣攝影藝術推廣的攝影家全會華於2024年8月12日逝世,享年71歲。

Comments closed

在影像內部觀看影像──專訪李亦凡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錄像,17分30秒,2021年。影片截圖

文字、訪談──何予

如同揭開後台布幕,作品中的光滑人偶一邊移動著扭曲的肢體,一邊以含糊的咬字向觀眾解釋著3D動畫的生產技術。自稱「技術宅」的李亦凡,作品中常有大量後設觀點的旁白文本,以基進的視角反身揭露技術的限制與框架。他將看似嚴肅的技術議題轉化為通俗的語言,並不時穿插生活趣事或冷知識,形成極具個人特色的敘事風格。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