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疫情下的種族主義與藝術行動

在COVID-19疫情從中國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之際,歐洲及北美國家不時傳出亞裔居民遭到歧視,無端在路上被人叫囂、遭遇暴力攻擊的事件。法國亞眠省的地方報紙《Courrier Picard》在1月26日的頭版頭條,便是以「黃色警戒」(Alerte Jaune)此一強烈暗示「黃禍」的種族歧視字眼為文章下標。

許多藝術創作者注意到這個問題,在Instagram上首先出現一波由亞裔插畫家發表作品並發起反歧視的關鍵字串連:「#IAmNotAVirus」(我不是病毒),以表達反對歧視亞洲人的心聲。

美國兩位策展人Han Hongzheng與Chandler Allen從4月開始策劃了一場沒有結束日期的線上展覽——「在全球隔離時:美國的亞裔藝術家們」(Within Global Isolation: Asian Artists in America),並持續於疫情期間更新。隨著肺炎死亡人數在美國飆升,美國境內針對亞裔的歧視性犯罪也越演越烈。兩位策展人認為這並非單由疫情造成,更肇因於川普政府一貫的種族主義施政方針。這個展覽希望藉由訪談及介紹亞洲與美國亞裔藝術家及攝影師的作品,為現今的狀況提出更多對話的可能。

其中,在芝加哥藝術學院任教的越南裔藝術家吳玉香(Hương Ngô)長年關注殖民主義及移民議題。她的影像裝置作品《ESCAPE》(2004-2006),即是對小布希政府出兵伊拉克舉措的質疑。這件作品藉著身穿防護衣的人物,諷刺地展現出小布希宣稱的出兵理由——在伊拉克發現「大規模毀滅性生化武器」,以及整個社會被這個敘述挑起的末日情緒。然而在疫情期間,當年作品中塑造的末日情境——恐慌、隔離、重重防護⋯⋯卻變得如此真實。旅居美國的中國攝影師徐冠宇的作品《臨時審訊室》(Temporarily Censored Home,2018)曾獲攝影網站「Lensculture」的潛力新銳獎,處理了他作為一名男同志,無論是在傳統又專制的北京老家,或是在川普執政期間加倍恐同、反移民風氣的美國社會,都感到難以容身的無奈。

吳玉香,《ESCAPE》,2004-2006
徐冠宇,〈The Dining Room〉,2018
徐冠宇,〈Parents’ Bedroom〉,2018
徐冠宇,〈Reanimated Bedroom〉,2018

英國的影劇工作者Jenifer Lim以及Daniel York Loh,則規劃了一系列的線上表演,名為「WeRNotVirus: plays to highlight Covid-19 racism against Asians」(我們不是病毒:以戲劇表現Covid-19對亞洲人的種族主義),將於6月13日至14日透過線上視訊呈現。Lim在接受英國《衛報》的訪談時提及,此刻直面種族主義暴行是迫切的,但因為劇場處理議題需要時間,等到劇場給出回應,那個當下往往已經消逝,而這項計畫或許可視為劇場表演如何回應當下議題的新嘗試,並有望帶來多一些對於種族主義暴力的關切。


文 | 張瑋
圖 | 藝術家提供
發佈日期 | 2020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