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訪談──許鈞宜
從模糊、晃動的光影,來到漸層變化的色彩平面,徐婷不斷探觸著影像、維度與感知之間的可能性。她從攝影、複合媒材、空間裝置與建築等創作背景中,發展出獨特的作品形式,從單幅的平面影像來到大型地景裝置,影像的生產程序始終與環境變化、觀眾身體有著緊密的聯繫。對徐婷來說,按下快門之後影像並未就此固定,而是伴隨對拍照當刻的反覆回想,在後製過程中被重新框取、變形,甚至透過觀察自然光映照在展場模型上的變化,最終將感覺發生的片刻轉移到展覽空間內。
Comments closed文字、訪談──許鈞宜
從模糊、晃動的光影,來到漸層變化的色彩平面,徐婷不斷探觸著影像、維度與感知之間的可能性。她從攝影、複合媒材、空間裝置與建築等創作背景中,發展出獨特的作品形式,從單幅的平面影像來到大型地景裝置,影像的生產程序始終與環境變化、觀眾身體有著緊密的聯繫。對徐婷來說,按下快門之後影像並未就此固定,而是伴隨對拍照當刻的反覆回想,在後製過程中被重新框取、變形,甚至透過觀察自然光映照在展場模型上的變化,最終將感覺發生的片刻轉移到展覽空間內。
Comments closed《ECHO 漢聲》發行人黃永松於2024年3月4日凌晨辭世,他與吳美雲、姚孟嘉、奚淞於1970年代催生《ECHO 漢聲》雜誌,推動具引領性與影響力的田野調查及文化記錄出版工作,拓展傳統民藝的現代視野,而有「漢聲四君子」之譽。
Comments closed文──顧伊
張世倫於2021年關於台灣攝影的論著《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其書名巧妙地將「歷史」一詞置於括號之中。在過去十年裡,對於台灣攝影重新燃起的動力和興趣,帶動了聚焦於台灣攝影遺產的書寫、展覽、甚至機構的增加,而這本書的問世正值此一關鍵時刻。
Comments closed文──許煜
ChatGPT自2022年11月推出以來,便引發了狂熱與恐懼。它對不同語言的語義及語法的嫻熟掌握(但尚未精通內容),令只是期待普通聊天機器人的使用者感到驚訝。有些大學院校立即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來寫論文,因為它的表現優於多數人類學生。報紙上的專欄文章則宣布了教育的終結──不僅因為學生可以用它來做作業,還因為ChatGPT比很多老師能提供更多的資訊。人工智慧似乎已征服了另一個根據古典哲學來定義人性的領域:邏各斯(logos)。
Comments closed文──李威儀
1963年初夏,入夜後,偌大的台中公園裡萬頭攢動,人群全都興奮地聚集到一塊投影布幕前,為的是這裡將舉行一次難得的「太空飛行實況轉播」。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