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近日獲得私人捐贈六千五百件攝影藏品,其中包括非洲、中國、日本和德國的現代與當代攝影作品、早期相冊,以及十九至二十世紀來自歐美、哥倫比亞與墨西哥的常民照片。這些藏品將陸續於該館展出,而首批非洲藝術家的作品則將於五月底的展覽中呈現。
這批藏品的捐贈者阿圖爾・瓦爾特(Artur Walther)過去是跨國金融投資公司高盛集團的合夥人,他自1990年代從華爾街退休,對攝影領域感到興趣,在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修習攝影課程,並開始收藏攝影作品,最初的收藏主要專注於德國現代主義攝影,而後延伸至當代攝影與錄像,1997年他成為ICP的董事會成員。其後,他於2010年成立瓦爾特家族基金會,在德國新烏姆設置了大型展覽空間,舉行許多專題攝影展與研討會,而其龐大的非洲當代攝影作品收藏,被認為可與世界主要的美術館媲美。
此次的捐贈清單裡,作品涵括了塞杜・凱塔(Seydou Keïta)、薩繆爾・福索(Samuel Fosso)、扎內爾・穆霍里(Zanele Muholi)等眾多當代非洲藝術家;還有艾未未、張洹、海波、洪浩、羅永進、楊福東等中國藝術家和日本藝術家森山大道、荒木經惟,以及德國藝術家卡爾・布勞斯菲爾德(Karl Blossfeldt)、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與貝歇夫婦(Bernd & Hilla Becher)等。此外,其中也包括他近年收藏的大量1840年代的常民照片。


在這批藏品中,許多著名的非洲藝術家作品將展示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甫重新翻修完成、於5月31日正式開幕的「非洲藝術」展廳。該展廳位於博物館的一座翼樓,翼樓以洛克斐勒家族成員麥可.洛克斐勒(Michael C. Rockefeller)——美國前副總統納爾遜.洛克斐勒(Nelson Rockefeller)之子——命名。洛克斐勒家族跨足政商,是美國極為富有且具權勢的家族之一。而該博物館中有三千餘件非洲藝術品來自於這位副總統在1969年所捐贈的私人收藏。
然而也正是1969年,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籌劃百年館慶之際,舉辦了名為「Harlem on My Mind」(哈林在我心)這項以黑人文化為主題策劃的展覽時,展覽竟然沒有納入任何非裔藝術家的作品,隨即引發了「哈林在誰心?」(Harlem on Whose Mind?)的藝術家抗議活動而備受批評。此一事件反映出在白人主導的社會機構中的話語權力,以及更為深層的藝術政治問題,此後不斷激起反思和迴響,由此亦使得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博物館主管們更有意識地典藏黑人藝術家的作品。
此次捐贈的藏品除了將於月底開幕的展覽中呈現,今年秋季該館則將另為藏品舉辦一次精選展,並預計在2028年舉行一次全面的藏品展,此後亦計畫將於2030年在該館新修的現當代藝術展廳——「唐氏翼樓」(以美國華裔巨賈唐騮千〔Oscar Tang〕的姓氏命名;他長期是該館的捐助者,本月因多年前將五幅價值估逾七千萬美元的中國古畫捐給該館用以抵稅的官司,由於估價過高,而遭美國國稅局判罰兩百萬美元)——進行更多作品展出。

文 | 編輯部
發佈日期 | 202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