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分類: Column

關鍵詞──解殖

文──鄭安齊

  「殖民」是一種經濟與政治上複合的現象,因歐洲人在地理上的「發現」而揭幕。16世紀起,歐洲國家陸續於本國以外建立殖民地,並於「柏林會議」(Berlin Conference / Congo Conference, 1884-1885)後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到達高峰,將整個非洲完全納入其控制下。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文化分析

文──謝佩君

  在1924年的短文〈電影眼的誕生〉(The Birth of Kino-eye)裡,維諾夫(Dziga Vertov)在文末熱情地說著,「科學與新聞影片的結合下的電影眼,更進一步地讓共產主義者解碼這世界,於螢幕上呈現真實──電影真實──的嘗試。」近一世紀後,曼諾維奇(Lev Manovich)的文化分析不偏不倚地是對維諾夫的迴響:前史達林時期的蘇聯下,人與攝影合體所帶來的「再」視野,和新自由主義經濟體系中,我們人手一支、索價上萬台幣的智慧型手機所組成世界圖像並無什麼不同,都是人機混種、流動、巨量且全面性地捕捉,以及企圖一眼看盡億萬張影像以探索時代精神的野望。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平台

文──王柏偉

  從遠距溝通媒介與社會控制共構所需的技術性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接續著二十世紀六〇年代的溝通(communication)、八〇年代的媒介(media)、九〇年代末兩千年初的網絡(network)之後,近十年的討論焦點集中在平台這種技術物上。溝通在意的是大眾媒體對印刷術社會的影響;數位運算技術的日常化讓溝通媒介在人類認知與世界之間中介的有效性不再理所當然;語意網絡技術的成熟,使得數位運算所影響的世界不再只停留在個人電腦螢幕中的虛擬世界;移動性溝通載具的廣泛使用則讓能夠操控(manipulate)即時互動的平台,對我們所追求的自由產生了新的全面性的影響。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介面

文──徐詩雨

  說到介面,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介面卡這些名詞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不過相較於其他的關鍵字,介面的字源起源較晚。介面的英文原文interface在1874年才出現,由字首inter與字根face組合而成。字首的inter原意為相互、物體與物體之間,face則是取物體表面的意思。在二十世紀初期,interface常在科學研究中被指稱不同物質間物理與化學反應發生之處。不過線上知識論辭典對於interface開始被大量使用的起點,卻是引於媒體理論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將之用於描述兩個系統間的作用1。實際翻閱麥克魯漢的經典著作《認識媒體》(Understanding Media,1964),或是《古騰堡宇宙》(The Gutenberg Galaxy,1962),卻皆未使用interface作為他論述中的主要名詞。一直到70年代,interface才隨著各種電子計算機的理論書籍出版,而被廣泛使用。如今一般大眾對於interface字義的理解也來自於此,多用於人與機器互動的媒介或是機器與機器溝通的接觸面。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感覺中樞

文──陳琬尹

  從生理學的角度,「感覺中樞」(Sensorium)為腦和中樞組成的神經系統,是一套生物體內的感覺機制,負責接受聽覺、觸覺、視覺、味覺和嗅覺。五感作為人類理解世界的基本感官,在現代哲學開端的心物二元論中──認為心智(mind)與身體(body)是分離的,被視為是身體功能而被賦予較低等的評價。笛卡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分離的心智與身體唯有透過腦結構中碗豆般大小的「松果體」進行協調才能完整運作,而松果體也是靈魂所在的器官──在笛卡爾逝世將近三個世紀之後,松果體經研究發現實際上是負責分泌褪黑激素與調節生理時鐘的感光腺體。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數據視覺化

文──謝佩君

  數據視覺化可以簡要地理解成將數據以任何圖像或視覺科技轉譯成明確、可辨識的形式之操作過程。例如,渴望宵夜的我們眼巴巴地望著Uber Eats程式地圖中,鹹酥雞(司機)不能再慢地向我們駛來,或是,觀看大聯盟小熊隊賽事轉播時,每一名打者選球或揮棒時身旁的好球帶圖示。換言之,數據視覺化作為每日生活的基礎設施與認識體系,仰賴視覺與象徵系統,將常人不可見的數據(松山區晚上十點的車流量、交通號誌變換間隔,或是瑞格里球場本壘上方與一壘側的高速追蹤攝影機)即時化為觀者可見、可理解,和我們熟悉的象徵系統類同的圖像與影像。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