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分類: Event

2024 non-syntax 實驗影像展──備忘術

徐璐,《birthday song》,十六釐米循環播放,時間、尺寸視場地而定,台灣,2021
Erica Sheu, birthday song, 16mm loops, duration & size variable, Taiwan, 2021

2024年non-syntax以「備忘術」為題,將各種備忘視為對自身記憶邊緣的探測,藉由收集、記述,或在不斷重寫之間,釐清我們對時間的思考。

Comments closed

與我的相機共舞──戴亞妮塔.辛回顧展

出生於印度新德里的戴亞妮塔.辛(Dayanita Singh),始終是一位風格難以定義的藝術家。從早期的紀實攝影、到往後對影像檔案的關注,辛持續突破攝影既有的媒介屬性,透過拍攝、收集、拼貼照片,以獨特的「書物件」(book object)與「照片建築」(photo architectures)等形式,擴增人們對影像、記憶與歷史的思考。

Comments closed

哈都.裘德:在電影中,穿透羅馬尼亞的過去與現在

哈都.裘徳導演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焦點影人單元」聚焦導演哈都.裘德(Radu Jude),他師承羅馬尼亞新浪潮巨匠克利斯提.普優,作品不管是創作內核或製作思維,都帶有新浪潮的底蘊。新浪潮電影美學上的通性──包括攝影風格、視覺美學、敘事結構以及對時間空間的呈現──延展至裘德的作品中,且逐漸發展出屬於他的作者色彩。在內容上,裘德也不斷回應新浪潮的集體關照──例如以邊緣、具反英雄(antihero)特性的人物為角色、反覆梳理父子關係、直面女性議題,且帶有獨到生猛的黑色幽默。

Comments closed

阿爾勒攝影節獎:挑戰「攝影大師」白人男性的視角

2020年於最後一刻宣布停辦的法國阿爾勒攝影節(Les Rencontres d’Arles),於今年七月初重新為法國夏天的藝文活動揭開序幕。一如以往,路易.霍德黑發現獎(Prix découverte Louis Roederer)在開幕週期間公開得主:塔拉.卡納克(Tarrah Krajnak,1979-)的攝影計畫「大師儀式之二:韋斯頓的裸像」(Rituels de maîtres II: les Nus de Weston),批判地回溯現代攝影史,獲得評審團獎的肯定;觀眾獎則頒給藝術家伊拉尼.伊露斯(Ilanit Illouz,1977-),2016年至今,她透過攝影材料反芻遊歷蓋爾乾河(Wadi Qelt)的經驗,在這屆攝影節揀選系列中的部分作品重新展出。

Comments closed

《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新書發表座談會

本場新書發表座談會,將邀請影像文化評論人及研究者郭力昕、李立鈞,與本書作者張世倫共同對話。透過這本書,探討攝影與「攝影史」在台灣發展的歷史辯證。歡迎您前來參加。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