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台灣的空間攝影,李國民記錄了無數的建築作品,並發表《你可以死兩次》、《觀心經》等系列創作。作為台灣近代空間美學的重要紀錄者,他以生活看待設計,透過對空間的觀看閱讀,將場域的形體、精神,捕捉在影像的光影對話之中。
Comments closed分類: Event

台灣攝影家林柏樑,曾向席德進學畫並自學攝影,並獲得吳連三藝術類攝影獎。身為「V-10視覺藝術群」的一員,他以攝影記錄台灣人文風景,並於1998年開始受託進行《文學的容顏:台灣作家群像攝影》計畫,捕捉作家身影與讀者甚至文學間的對話關係。《私人備忘》是林柏樑的第三次個展,展出30幅70至90年代的影像紀錄,呈現對台灣土地的真摯關注。
Comments closed由台、日兩地藝術家一同製作的拖車式油壓舞台在日本橫濱三年展開幕中亮相;這也是實體舞台車首次到海外展覽。日本藝術家柳美和主設計的這件作品除主視覺「夏芙蓉」外,四周也輔以日本出羽三山及紀伊半島熊野附近的山岳信仰圖樣,車體外部則精細地描繪上白底粉紅的羽。整件作品在起運前由記錄舞台車「STAGE」系列的藝術家沈昭良掌鏡,在雲林麥寮完成主視覺拍攝。
Comments closed本展是現年70歲的日本著名攝影家北井一夫在台灣的首次個展。1965年以《抵抗》、《過激派》系列紀錄日本「全學連」、「全共鬥」的大規模學運與新左翼抗爭、1971年拍攝反對興建成田機場農民運動的《三里塚》,並以1970年代紀錄農村凋零沒落的《走向村莊》,獲頒第一屆「木村伊兵衛寫真賞」,奠定了北井一夫在日本攝影界的重要地位。從反對運動到民間日常,北井一夫透過鏡頭對現實的觀察同時也成為他追尋自我的方式。
Comments closed
此展是吳天章不斷推衍自我藝術生涯的又一次公開展示;早在80年代後期,他以充滿新本土意象的平面繪畫系列崛起藝壇,2000年初他毫不戀棧、重起爐灶似的快速轉進到數位平面影像這個新興的創作領域,從中完成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之後他又再度挑戰自我,開闢了目前結合「動態影像」和空間劇場概念的一條創作新路線。
Comments closed
「銀鹽歲月」展出張照堂70至80年代於台北家中暗房洗放的攝影原作,這些照片在1986年於紐約舉辦的「Images From The East」展覽結束後,就一直存放於張照堂弟弟紐約的住所,日久幾乎被遺忘,直到幾個月前的一次造訪,才發現30多年前的光影滯留。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