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志明
攝影影像的意義取決於許多因素。人們常忽略的是,它的閱讀脈絡所造成的影響,往往更甚於習慣上的分析元素,比如形式與內容。
Comments closed文──林志明
攝影影像的意義取決於許多因素。人們常忽略的是,它的閱讀脈絡所造成的影響,往往更甚於習慣上的分析元素,比如形式與內容。
Comments closed中国の第一線で Jiazazhi Press の出版を手掛けるYanyou(言由)氏と、写真の歴史から最先端まで批評的に紹介する台湾発の Voices of Photography 編集長Wei-I Lee(李威儀)氏によるクロストークです。
Comments closedYoung Art Taipei在邁入第四屆Portfolio Review的同時,今年也將首次舉辦「Photobook Fair」,邀集台灣、新加坡、日本、韓國與中國的出版單位參展,自4/14開始,為期三天。
Comments closedComments closed1980年代初期,我在美國初次讀到約翰‧伯杰(John Berger)的《Ways of Seeing》,大受啟發。這本基進地改變了幾世代學生對藝術觀看方式的書,其文字之簡鍊、觀點之犀利,讓我敬佩不已。1995年秋天我在英國,剛好碰上當時已年近七旬的伯杰,於倫敦的ICA(當代藝術中心)出席他新出版小說《To the Wedding》的發表會。那次我心理上完全像個朝聖的粉絲,聽完他的講話後,買了一本書,興奮的排著隊等著請他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