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至17日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到時見!
Comments closed分類: Articles
英文版最初發行於1988年的《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已是攝影理論的經典論著,影響深遠。這部作品對以往未被納入攝影史論的攝影實踐形式投入關注,重新檢視日常作為證據的照片,拒絕了攝影作為紀錄現實的傳統思維,並審視了社會機構中的檔案機制、現代權力制度下的監控歷史,以及意義生產和真相建構的操作。
Comments closed
Collectio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rt, Tokyo ©Gen Nakahira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將於2024年2月舉辦「中平卓馬:火―氾濫」 展覽,這是中平卓馬(1938‑2015)──日本戰後最著名的攝影家之一──在過世後首次舉行的大型回顧展。
Comments closed英文版最初發行於1988年的《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已是攝影理論的經典論著,影響深遠。這部作品對以往未被納入攝影史論的攝影實踐形式投入關注,重新檢視日常作為證據的照片,拒絕了攝影作為紀錄現實的傳統思維,並審視了社會機構中的檔案機制、現代權力制度下的監控歷史,以及意義生產和真相建構的操作。
Comments closed在各種文章、演講和著作中,現居香港的哲學家許煜呈現了技術哲學──這個曾經看來狹隘又專門的領域,如今如何開展成為巨大且幾乎包山包海的主題類別。
Comments closed
攝影家大辻清司(1923-2001)是戰後日本前衛藝術團體「實驗工房」(実験工房)和「圖形團體」(グラフィック集団)的成員。青年時期的他因受到雜誌《照片時代》(フォトタイムス)發表的前衛攝影所震撼,開啟了他的影像創作生涯。
Comments closedより-1024x739.jpg)
1964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1938-2015)和森山大道(1938-)在攝影家東松照明的介紹下相識了。 當時作為雜誌編輯的中平和剛開始從事攝影師工作的森山因為同齡,一起住在神奈川縣逗子市,所以經常見面。兩人受劇作家寺山修司的邀請,一起在雜誌上連載各自的照片,並因共同參與日本傳奇攝影同人誌《PROVOKE》等活動,而加深了交流,各自摸索著自己的攝影表現。 這種作為獨一無二的相互伴隨又彼此競爭的特殊關係,直至中平去世。而對森山來說,這種關係至今依然延續著。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