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0至90年代身處解嚴前後的緊繃社會氛圍下,台灣攝影家為了回應外在的艱困現實與內向延展的生命探問,試著透過攝影描繪甚至演繹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多揣起伏。這些攝影作品不斷堆疊、隱然若現的島嶼輪廓,是攝影家試圖為當下的社會和湧動的年代,所映照、直射的凝視。
Comments closed分類: Exhibition

台灣作為被治理的地方,歷經了三百多年外來政權的統治,所有的統治者皆曾藉各種戰爭或外交手段取得這塊土地上的治權,以達到經濟、文化政治或甚至民族上的占有和掠取,台灣在歷史上往往也存在著海洋彼端的殖民母國。這樣的歷史脈絡造就台灣混雜而多元的文化與族群景觀,然而儘管在90年代解嚴後解放了自由思想,至今卻仍無法回應台灣該如何以一個地方之外的意識狀態獨立存在,若台灣可被視為一個共同體,我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想像,方能取回詮釋的主體性?而若當代藝術能以另類姿態進行社會雕塑,它應以何種方式趨近議題現實?
Comments closed
宜蘭市公所成立的「阮義忠台灣故事館」將於2018年1月1日開幕,首檔展覽由攝影家阮義忠的「有名人物無名氏」和作家黃春明的「三卷底片」聯合展出。
Comments closed
浮槎(音茶),古時傳說中來往於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正象徵著林柏樑四十年的攝影之路,猶如踽踽獨行於袤廣天地間,從不間斷,即使前方從未明朗過,卻也甚少眷顧來路。
Comments clo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