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冷戰、活電視與1963年台中公園的
美國太空飛行視聽事件

Cold War, Live TV, and the Audio-Visual Event of the US Space Flight
at Taichung Park in 1963
Text by Lee Wei-I

文──李威儀

本文原載於《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第31期 〈技術邏輯〉,2022年3月

世界的目光此刻正投向太空、投向月球還有更多行星。我們誓言,太空將不會豎著敵意的征服之旗,而是將立起自由與和平之幟。我們誓言,太空將不會充斥著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而是充滿了知識與理解的機械工具。

──美國總統甘迺迪(1917-1963)演講,德州休士頓,1962年9月12日

1963年初夏,入夜後,偌大的台中公園裡萬頭攢動,人群全都興奮地聚集到一塊投影布幕前,為的是這裡將舉行一次難得的「太空飛行實況轉播」。

同一時刻,距離台中一萬四千公里外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空軍基地,所有人正忙著為美國載人太空飛行「水星計畫」梯隊裡最年輕的水星-擎天神九號(Mercury-Atlas 9)太空人庫波(L. Gordon Cooper, Jr.〔又譯古柏〕)的寰宇之旅進行最後準備。庫波即將駕駛他命名為「信仰七號」(Faith 7)的太空艙飛行三十四小時,繞行地球二十二圈,締造單人太空飛行最長時間的紀錄。

自從蘇聯在1957年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又在1961年成功將飛行員加加林(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агарин)送上太空,奪下「首位進入太空的人類」這史詩級別的冠軍頭銜之後,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不得不立即作出回應,而提出更大膽的目標──在1960年代結束前登陸月球,以扳回在冷戰對弈的太空競賽中落於下風的局面。

庫波在1963年5月15日的這趟太空旅行,正是美國登月計畫的組曲之一。此行重點在於了解人類在長時間無重力環境下的適應能力、測試由太空人手控駕駛飛行,以及執行多項科學實驗。除此之外,庫波還有一項特殊任務──首次嘗試將在太空艙拍攝的電視畫面「活的」傳送回地球。

回到換日線的這一端,台中美國新聞處(簡稱台中美新處)在庫波啟程前,已經開始宣傳5月14、15日連續兩個晚上在台中公園進行的「太空飛行實況轉播」活動。一張庫波身穿太空裝、面露微笑的海報看板,就立在台中公園的入口處,上面寫著:「在太空競賽中,美國又向前一步」。

14日這晚,台中彷彿就是台灣的卡納維爾角──火箭的發射基地。為了爭睹新奇的航天旅程,人潮開始湧進台中公園,不少人甚至爬到樹上以獲得更好的觀賞視野。就在嘎啦嘎啦作響的16mm勝利牌(Victor)放映機開始迸射光束之際,所有眼睛都聚精會神地注視著上頭標有美新處「USIS」縮寫的巨大投影幕。許多人是頭一次觀看太空飛行器劃破天際直衝雲霄的壯觀景象,即使,這並不是庫波的信仰七號,而是前一年「友誼七號」(Friendship 7)──美國首次進入地球軌道的太空艙──發射時的紀錄影片,但它足以為隨後「庫波太空飛行實況轉播」的廣播活動,提供視覺想像的素材。

就在台中時間晚上9點04分──美東時間上午8點04分,信仰七號出發了,高聳的太空飛行器拖著烈焰衝向太空。根據報導,「當庫波開始美國第四次也是最具雄心的一次太空軌道飛行時,巨大的吼聲,響澈在海峽裏」,人在華盛頓的甘迺迪,用臥房裡的電視觀看了升空實況1。另一外電指出,在紐約中央車站透過大型電視螢幕同步觀看升空新聞轉播的一位美國人說:「我幾乎哭出來了。我想它將成功。你知道我們的作法不像蘇俄。我們一切都是公開的。」2

實況再現的遠端電傳技術要來到台灣,還要歷經不短的時差──雖然台灣第一家電視公司「台視」在1962年成立,但中南部的電視聯播網一直要到1965年才完成。在這之前,電視尚未進入台灣人的生活裡,廣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就像彼時世界上其他許多地方一樣,人們獲取即時資訊主要仰賴的是聽覺。

在公園裡,當電影放映結束後,重頭戲就是進行庫波太空飛行的實況播報了。台中美新處與中廣台中廣播電台協力合作,在公園中央那座建於日治時期的著名池亭裡,設立了臨時的廣播站,透過播報員的轉述,將火箭發射震撼天際的情形,從日月湖的湖心,經由擴音機放送到整個公園。一如宣傳看板上註明的:請「聽」太空飛行的壯舉!

台中公園裡的人們抬頭朝星空望去,聽著信仰七號飛入蒼穹,腦海裡迴盪著剛剛銀幕上友誼七號的綺麗影像。台中,台灣的卡納維爾角基地,這一夜似乎有兩架太空船升空。


太空人庫波今天從他的太空艙發送「活的」電視影片到地球上來。經由電視網轉播到各家庭中的電視螢幕上的影片,顯得並不清晰。美東時間15日上午8點10分開始發送,並繼續七分鐘之久。這是美國太空人嘗試發回「活的」影片的第一次。

──〈太空活電視〉,《聯合報》,1963年5月16日,第一版

「Live TV」作為一種「電視實況轉播」的概念,就當時對電視的一切都還有些陌生的台灣人而言,報端出現「活的」電視的直譯,倒是頗為鮮活的詮釋。「我們或許可以像蘇聯人那樣──隱藏我們的失敗而宣揚我們的成功──但一個自由的國家可以這樣嗎?我們可是自由社會的代表,我們要在全世界的面前──在活的電視上(on live television)──冒這個險。」3庫波對於電視轉播的這席話,說明了運用「活的」視覺機器,在冷戰年代中並非源自探索自然科學的需求,更大程度上,是來自維繫政治信仰的一種行動。這或許也是此項太空計畫取名「水星」──即羅馬神話中作為眾神信使的速度之神墨丘利(Mercury)之名──隱含的喻意之一:以傳輸與速度,去創造「自由世界」的勝利。

雖然,對於坐在狹小太空艙裡的庫波來說,第一次拍攝「活的」電視並不是很好的經驗。他所配備的是一架重約四點五公斤的慢速掃描攝影機,由利爾西格勒公司(Lear Siegler)製造,外加線纜、支架和沙袋,太空艙將增加近八公斤,而且每兩秒才能傳送一張解析度欠佳的黑白畫面。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後來解密的任務報告,庫波認為這台攝影機不但笨重,而且在操作上令人手忙腳亂,簡直是個累贅,「看不出它對飛行員有任何實質好處」4。更令他失望的是,費勁拍了半天,卻因為技術問題,首次接收來自太空「活的」電視畫面的三個地點──水星控制中心、美國海軍太平洋指揮艦,以及美國在加那利群島的訊號接收站──最終傳送到電視台播放的效果並不理想。

事實上,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的東方一號(Восток-1)在創下首次載人太空飛行紀錄時就安裝有一架攝影機(只是並非「活的」);而接著駕駛東方二號(Восток-2)上太空的季托夫(Gherman Titov)則帶上了相機,成為第一位在太空拍照的人類。在蘇聯的接連創舉下,如何讓上太空的畫面「活」起來,以重新奪回世人的目光,讓全世界一起遠端在場(telepresence),便幾乎成為等同登月的重要目標。

至於到太空拍些「不是活的」照片,庫波認為在水星計畫初期似乎並非首要任務。他指出,NASA甚至僅提供簡單到令人錯愕的行程備註:「如果太空人想要,可以自行攜帶相機」。於是,1962年2月代表美國歷史性升空的友誼七號太空人葛林(John Glenn)帶著的,是一台自己在藥妝雜貨鋪買來的35mm美能達全自動相機(Minolta Hi-Matic);要等輪到排在庫波之前的西格馬七號(Sigma 7)太空人施艾拉(Walter Schirra)在十月出發前,庫波和幾位同僚才一起去買了一台哈蘇(Hasselblad)500C高品質相機並進行減重與底片匣改裝,讓施艾拉帶上。庫波說,「我覺得他們(按:NASA)對攝影這事毫無概念,如果認知到攝影的重要性,他們絕不會只是給出這樣一條備註。」5

不過,在太空與核軍備的冷戰競爭層級節節升高之下,攝影的地位很快就相應提升──特別是從太空進行地面偵察;此外,一些NASA高層也已經了解到,攝影與電視轉播令遙遠而神秘的太空可視化,即使是拍下太空之旅的觀光客照片,也有助於爭取美國民眾對太空任務龐大預算的支持,並能推展全球性的美國國家品牌形象行銷6

1963年庫波的飛行除了電視攝影機,還帶上一架35mm羅伯特相機(Robot Royal)和一台改裝過的哈蘇相機,用彩色底片拍攝黃道光和太陽照射時的地平線,庫波形容「這太空船簡直就是個飛行中的攝影機」。透過太空艙的小窗戶,他在氣象局和麻省理工學院等單位的託付下執行攝影任務,進行地形與地質觀察試驗7。「哎,我所做的就是拍照、拍照、拍照。」庫波在軌道飛行的第25小時20分鐘說道8

話雖如此,在信仰七號越過亞洲上空之時,作為第一位在太空入睡的人類(他也以此創舉聞名),庫波犧牲了休息時間,只為拍攝喜馬拉雅白雪皓皓的山峰。

庫波在任務途中從信仰七號太空艙裡拍攝的喜馬拉雅山脈。Internet Archive/NASA

1963年的地球並不像從太空中俯瞰時來得那般平靜。美國對越南戰事的介入逐漸加深,為了佈署轟炸北越的B-52轟炸機、KC-135空中加油機,還有其他運輸機、偵察機和戰鬥機,以及調度美軍在菲律賓克拉克基地、沖繩嘉手納基地和日本橫田基地等處的兵力,1963這一年,美軍顧問團(MAAG)正式進駐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使其成為東南亞戰場主要的運輸與後勤中心,是當時美國在遠東最大的空軍基地,同時也是美軍在台駐軍最久的基地。

美軍進駐清泉崗,為1963年台中美新處舉行這樣一場「太空飛行實況轉播」活動提供了聯想,畢竟很少有人會歡迎外國戰鬥部隊為了非本國戰爭而在自家駐紮,但連續兩晚,在台中最具地標性的公園裡,卻熱熱鬧鬧地舉行了象徵美國空軍征服宇宙的歡迎大會。在此巧合中,美軍在台中當地大規模駐軍的重大歷史時刻,經由台中美新處置換為聽覺和視覺構成的聲光事件,影響著人們對現實的感知。

當美國空軍少校庫波──前第86戰鬥轟炸機大隊F-84雷霆戰鬥機及F-86軍刀戰鬥機飛行員──在「長征太空六十萬英里」返回地球後,美國的太空任務已成為具備拓荒精神與英雄主義的動人故事,並在歷險的過程中以遠端的(「活的」)視聽技術「公開地」擊敗了神神秘秘的社會主義對手。媒體上全是興奮的報導,台灣人熱烈地談論這項偉大成就,報紙社論當時是這樣寫的:「美國與全世界的自由人之間,已成了一種息息不可分的心理聯繫,美國的成功,即是全世界自由人的成功,美國的歡笑,也是所有自由人的歡笑。」9

自1945年二戰結束後至1965年期間,台灣總計接受逾二十二億美元的經濟援助;而在1950至1966年,美國還提供國民黨政府逾二十四億美元作為軍事援助,金額僅次於法國和土耳其,位列第三。美國同時協助中華民國空軍的重建。由於早期空軍以螺旋槳驅動的飛機根本不是蘇聯米格15戰鬥機的對手,美國在1953年起便陸續提供──與上述庫波駕駛同一型號的──F-84戰鬥機214架以及F-86戰鬥機269架給中華民國空軍10。在如此緊密的關係下,更加深了台灣與美國及其空軍太空任務十分特殊的共感,致使美國上太空的成就,「我們也分享著一份歡欣」11


水星計畫在庫波順利完成任務而告終的三年後,1966年春天,原本座落於台中自由路的台中美新處12喬遷,搬至雙十路的新大樓。一樓是圖書館和閱覽室,二樓則是可以放映電影、容納250人的大會堂。

在新址揭幕的活動中,最為醒目的,當屬著名藝術家席德進(1923-1981)為這座建築牆面所創作的一幅大型壁畫。作為極具潛力的青年畫家,美方十分欣賞席德進的創作天賦。1961年他獲邀參與美新處舉辦的「當代中國藝術家聯展」,隔年又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訪問,之後從美國前往歐洲遊歷並移居巴黎。這年返台後,在嶄新的台中美新處前,席德進神情奕奕地與他設計並親自監工的壁畫作品合影。

這幅名為「文化交流」的馬賽克磁磚壁畫,用色明亮,高七公尺、寬十公尺,橫跨台中美新處二樓以上的門面,要站在對街才能欣賞全貌,很快便成為市區的一處顯眼地標。壁畫是在白色基底之上使用兩種深淺不同的藍色勾勒出飛揚而不規則的抽象圖形,中間是一個漸層的紅色實心圓,由中央的橢圓分為四個等分,在星辰般的點點中,圍繞著似乎是鴿子、山峰、日月與銅鐘之物;在中央凸出的樑柱上下,則懸浮著書本和卷軸;再往裡看,中心橢圓的右半部,是一個在立體牆面空間中肢體動作十分雀躍的人;而左半部的橢圓裡──最有趣的部分──席德進繪製了一個觀看事件:有兩個人正觀看著投影幕,而投影幕上放映的,是兩架飛行器升空的畫面!

雖然這是席德進畢生唯一的壁畫作品,但是相較於他的油彩、水彩與肖像素描等廣為人知的創作,這件公共藝術所留下來的紀錄資料不多,甚少被細緻考察。

在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終於從活的電視裡登上月球的十年之後,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了。由於美方在1979年的撤離,台中美新處這棟建築也數度易主,一度成為餐廳和俱樂部,但最終仍遭逢拆除的命運。這幅在二十世紀裡描繪台灣冷戰視覺經驗的一具圖騰,也就隨著對歷史記憶的集體遺漏,在台灣默默佚失了。

註釋

  1. 〈關切庫波太空之行 甘迺迪廝守電視機〉,《徵信新聞報》,1963年5月16日,第一版。 ↩︎
  2. 〈紐約中央車站 群眾一片歡呼〉,《徵信新聞報》,1963年5月16日,第一版。 ↩︎
  3. L. Gordon Cooper & Bruce B. Henderson, Leap of Faith: An Astronaut’s Journey into the Unknown, HarperTorch, 2002, p. 5. ↩︎
  4. ‘Postlaunch Memorandum Report for Mercury-ATLAS No.9 (MA-9) Part III Transcript’, NASA Manned Spacecraft Center, 1963, p. 2-50-51. ↩︎
  5. L. Gordon Cooper, Jr., ‘Oral History Transcript’, NASA, 1998, p. 16-17. ↩︎
  6. 關於此,可參閱David M. Scott & Richard Jurek著,吳國卿譯,《登月大作戰:NASA動員六億人的行銷實錄》,行人文化實驗室,2017年。 ↩︎
  7. 〈古柏談太空飛行〉,《今日世界》第270期,1963年6月1日,頁19。 ↩︎
  8. 同註4,頁3-113。 ↩︎
  9. 〈社論〉,《聯合報》,1963年5月18日,二版。 ↩︎
  10. Stephen G. Craft, American Justice in Taiwan: The 1957 Riots and Cold War Foreign Policy,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6, p. 15. ↩︎
  11. 〈社論〉,《徵信新聞報》,1963年5月18日,二版。 ↩︎
  12. 位於自由路的台中美新處最初成立於1961年9月19日,樓房有三層,設有圖書館以及藝文展覽活動空間,開幕當天的第一個展覽即是「生活雜誌名攝影展覽」。其對當地攝影文化的影響與關聯,值得深入探討。 ↩︎

本文的發想來自攝影家余如季先生的影像紀錄,特此感謝余立先生慷慨授權照片使用。余如季先生(1932-2016)生於福建漳州,1946年來台,自學攝影,於1957年在台中創立提供沖印服務的「攝影之友社」,由於在台中市政府新聞室兼職,拍攝許多市政活動與新聞事件照片,成為深耕台中的報導工作者,留下十分可觀的影像資料。除靜態攝影外,他亦擔任台視特派中部記者,攝製許多電視及電影作品,曾獲頒金鐘獎與金馬獎,代表作為紀錄片《白鷺人家》(1966)。


李威儀,《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主編。


本文原載於《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第31期 〈技術邏輯〉,2022年3月

發佈日期 | 2023年12月22日

訂閱《攝影之聲》電子報 Subscribe to VOP e-letter

訂閱《攝影之聲》電子報 Subscribe to VOP e-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