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書評:《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

文──顧伊

本文原英文文字刊載於美國杜克大學期刊《Trans Asia Photography》第13期第2號,2023年
經作者授權翻譯轉載

張世倫於2021年關於台灣攝影的論著《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其書名巧妙地將「歷史」一詞置於括號之中。在過去十年裡,對於台灣攝影重新燃起的動力和興趣,帶動了聚焦於台灣攝影遺產的書寫、展覽、甚至機構的增加,而這本書的問世正值此一關鍵時刻。一如張世倫敏銳觀察到的,台灣攝影史如今正在迅速定型,形成經典作品和經典作者。然而,檔案或收藏的缺乏以及後來的重新出土,仍持續挑戰著傳統的述說。這種在「穩定」與「流動」之間獨特的閾限(liminality)狀態,使張世倫不僅能探索攝影作為媒介在台灣的建構,也得以剖析歷史書寫這件事本身。這個最終成果是一部深具啟發性與開創性的攝影著作,結合了去殖民化和去帝國化的努力,以及對於以民族國家作為攝影歷史的唯一基石所進行的去神秘化。

這本鉅著包含前言、十六個章節和結語,概述了台灣攝影從最早期的用途到當代的發展軌跡。第一章作為引言,將台灣攝影置於當前關於檔案、及檔案與去殖民化關係的局限和前景的辯論裡。隨後的章節大致按年代順序安排,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說明的,可以各自獨立閱讀。第二章對已被普遍接受的台灣攝影「起源故事」提出質疑;第三至七章則透過寫真帖、明信片、風景攝影、當地風土民俗和戰時動員等案例研究,考察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台灣攝影。這些章節明確直面以殖民檔案重構歷史的挑戰,揭示了漢人移民和日本殖民者對原住民社群所採取的壓迫性同化和多層的殖民征服,如何塑造出台灣的異域想像。

第八和第九章探討台灣攝影的「戰後」是什麼。文中概述了新的基礎設施的出現──例如攝影學會,以及冷戰時期的機構,像是美國新聞處──所進行的攝影生產和宣傳。第十至十二章論究現代主義的影響,這是1960和1970年代台灣文化地景中的核心問題,將攝影的定位轉向鄉土和《人間》雜誌所倡導的人文價值。最後四章涵蓋解嚴前後的半個世紀到當代,考察了台灣「紀實攝影」論域的構成及其多元實踐、常遭忽視的「散文攝影」、「攝影裝置」的興起,以及以太陽花運動為例的參與式攝影創作。結語則思索當代藝術在過去二十年來如何影響攝影,並提醒攝影不應妄自菲薄,也不應試圖順從當代藝術的標準或生態。而書末的詩意結尾,不僅肯定了攝影媒介的潛力,也肯定了攝影的歷史書寫;張世倫認為,這樣的書寫蘊含著反思的獨特潛力。

這樣的潛力,在本書中是透過堅定抵抗經驗主義導向的歷史來實現的,這種歷史斷開了過去和現在,抑或壓制了敘事者的主體性。以第二章為例,張世倫將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拍攝的台灣照片──它們通常被譽為台灣攝影的開端,賦予湯姆生作為開創者的地位──與同期拍攝的其他三組台灣照片並列。張世倫並沒有提出新的起源故事,而是強調了這種追求起源並渴望一個確切起點的史學衝動之不可能性。作者巧妙地將事實、觀察和思索交織在一起,結合歷史探查與批判理論,還有當代台灣藝術家對湯姆生照片的關注,其中許多藝術家都致力於回應台灣漢人移民對原住民社群的壓迫。這本書雖然保有學術的嚴謹,但在文體上對於傳統學術論文形式的反抗,顯現出許多章節最初是發表在如台灣的攝影期刊《攝影之聲》之中。《攝影之聲》並不隸從於受引文指標支配的全球學術出版工業,但卻始終如一地,向專業讀者與一般讀者展現高品質的學術和藝術作品。

張世倫,《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影言社出版,2021年
Reclaiming Reality: On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of Taiwanese Photography
by Chang Shih-Lun | Published by VOP BOOKS | 2021

張世倫展現了對當代攝影、檔案和去殖民化理論的深刻理解,並援引及介入如愛德華.格里桑(Édouard Glissant)、雅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喬治.阿岡本(Giorgio Agamben)和阿莉耶拉.阿祖蕾(Ariella Azoulay)等大家的論點。然而,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明白指出,台灣的案例並非只是西方理論普遍適用性的一種在地例證。雖然沒有大張旗鼓地宣言,這部著作提出了重新思考攝影本質的獨特理路。雖然在書中,張世倫對攝影及其意義的詮釋無疑受到艾倫.塞庫拉(Allan Sekula)和約翰.泰格(John Tagg)的影響,但也與台灣的藝術家和作家相呼應(比如對鏡頭媒介〔lens-based media〕的本質有所堅持,但同時承認其歷史偶然性的高重黎 )。對張世倫而言,攝影媒介的本質既不是它與死亡、失去或轉瞬即逝的糾纏,也不是它被認為具備的索引性(indexicality)。他堅持重回攝影究竟是什麼的議題,却避免對攝影媒介的特殊表現力的盲目崇拜,而是將攝影視為重新評估主體和客體、記憶和歷史之間關係的生成性概念。換言之,張世倫對攝影媒介本體論的嚮往,本質上是認識論的:攝影是一種思考形式,必然會引導人們對媒介本身進行反思。同樣地,任何關注攝影媒介的影像史(photo history),必應將歷史調查與正在進行的歷史建構過程(包括檔案的不斷更新)交織在一起。

在閱讀這本內容極為豐富而細緻的著作時,我作為一位身在北美、以英語授課的學者,不禁認為這本書應該要被翻譯出來。我考量著,對於對台灣歷史所知甚少的讀者而言,理解這本書需要什麼樣的輔助。然而,我最終意識到,這本書的卓越之處可能無法和潛在的翻譯挑戰輕易脫離。張世倫撰述的歷史資料是從當代台灣的關切和視角出發,而台灣是一個夾在中國和美國兩個競爭帝國之間的社會,背負著過往多層次的殖民創傷。他對殖民現代性的懷舊進行深刻批判,質疑帝國和民族國家的神話製造,並拒絕那種壓制細微在地觀點的統一宏大敘事,而這一切都積極參與了台灣當代關於如何建構過去和設想未來的辯論。張世倫的著作將以西方為中心的攝影史地方化(provincialize),值得讚揚的是,它遠遠超越了從邊緣向中心吶喊。這本書對於台灣攝影史的反思書寫,是從台灣出發、面向台灣而生。儘管深植於在地的脈絡,但對於任何對攝影、影像史,以及它們所不斷激發批判性知識生產的可能性感到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值得學習之處。


顧伊,多倫多大學藝術文化與媒介學系副教授。

The original English text of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in Trans Asia Photography vol. 13, no. 2.  Copyright 2023, Yi Gu.  All rights reserved.  Republished by permission of the author.  www.dukeupress.edu


翻譯 | 程山
圖片 | 編輯部
發佈日期 | 2024年1月27日

訂閱《攝影之聲》電子報 Subscribe to VOP e-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