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雜誌社第一位美國非裔黑人攝影師高登.帕克斯(Gordon Parks,1912-2006),在1957年於美國各地犯罪調查現場拍攝的一系列以「罪之氣息」(The Atmosphere of Crime)命名的專題影像,近期重新整理出版。
帕克斯生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農夫家庭,時值1912年,美國社會依然實行種族隔離政策。在成為攝影師之前,他曾做過餐館服務生、清潔工、酒保、餐車侍應等各種工作。帕克斯的第一台相機購自當鋪的流當品,他沒有受過任何正規的攝影教育。透過自學,他逐漸成為一名成功的時尚攝影師,曾為《Ebony》、《Fortune》、《Glamour》及《Vogue》等主流雜誌供稿。
然而他的影像關注不止於時尚風華,更持續關注種族歧視、黑人民權、貧窮及社會議題。1948年,帕克斯搬到紐約哈林區,並說服《Life》,讓他深入拍攝當地的少年黑幫。他花了六週時間,近身參與17歲的幫派領袖Red Jackson的日常生活與幫派互鬥現場。這個名為「哈林幫主」(Harlem Gang Leader)的攝影專題引起廣大迴響,是帕克斯第一個在《Life》發表的攝影專題,並開啟他往後與《Life》雜誌長達二十年合作。著名的拳王阿里和黑人民權人士馬爾坎.X都曾出現在他的鏡頭中。
帕克斯同時也是跨至音樂與電影領域的創作者。他彈奏鋼琴,少年時期曾與爵士樂隊巡迴;1971年執導一部在票房上取得極大成功的黑人電影《Shaft》;1990年還為一齣紀念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的芭蕾作品《Martin》作曲。帕克斯出版過許多詩集、小說及回憶錄,持續發表作品直到2006年在紐約去世。
在為《Life》拍攝「罪之氣息」時,帕克斯以六週時間深入美國各大城市的後巷、醫院、太平間以及監獄,足跡遍布紐約、芝加哥、舊金山及洛杉磯等地。帕克斯形容,這趟旅程是「一趟穿越地獄之旅」。「我與偵探們相偕行過幽暗的街巷,攀上防火梯,並且破窗破門而入。暴行肆虐。暴力死亡日復一日地出現⋯⋯」,他說。
《Life》雜誌在1957年9月刊出這個攝影專題,當時發表的照片只有一小部分。今年在帕克斯基金會和美國現代藝術美術館合作之下,由出版社Steidl出版了《罪之氣息》,除了完整收錄當時的雜誌專題外,也收錄了許多未曾公開過的照片。
在帕克斯的「罪之氣息」中,他並不直陳暴力場面,也鮮見血肉模糊的死傷特寫,而是以曖昧不明的眼光觀看著這些「犯罪」場景的時代特色與社會氛圍:紐約警察在霓虹街燈下的剪影、加州監所中面目模糊的囚犯與看守、為高樓所圍繞著的渺小身影⋯⋯。影像的場面調度宛如一部筆調節制的電影,不特寫臉部,卻清晰呈現生活的姿態與物件的細節,幽微地敘述一個晦暗的美國社會故事。
Photographs © 2020 The Gordon Parks Foundation for images by Gordon Parks
Gordon Parks: The Atmosphere of Crime. Published by Steidl 2020
文 | 張瑋
圖 | Steidl/The Gordon Parks Foundation提供
發佈日期 | 202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