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打開影像敘事的間隙: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

文/林芷筠

當台灣從威權時代步入民主化社會,轉型正義工程也從司法、歷史書寫、公共政策等面向延伸至當代藝術。「轉型正義」是以重建歷史的真相並達成受害者創傷修復、加害者責任追究,最終以社會和解為目標。倘若在體制內的作為穩健朝向和解,並使民主、人權與正義成為主要的追求。那麼當代藝術的角色為何?當代藝術介入轉型正義工程的目的與效益為何?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是一次當代藝術介入政治與歷史事件的實踐。

展覽位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該場址是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見證了威權時期的國家暴力。當藝術進駐此一空間,它所能做的/必須做的需要超越上述轉型正義的標準論述,以藝術為方法召喚、感知潛藏於表面的痕跡,而這些痕跡可能是私密的、非官方的。

「邊緣」是此次藝術季的發聲位置,邊緣不僅指涉綠島相對於首都的位置,也包含了關注對象的處境。創作者利用攝影、錄像、雕塑、裝置及行為藝術等不同的媒介,呈現邊緣個體的生命狀態。策展人羅秀芝邀請十四組國內外的創作者,作品圍繞著受政治與社會結構壓迫的人們,關注他者的狀態。創作者們應用歷史影像檔案、文獻分析、田野調查、藝術行動等方式,介入並試圖追溯曾發生於展覽空間的事件,以及殘留於其中的痕跡。

展覽可見創作者嘗試從歷史影像檔案中追溯過去生活的樣貌,例如林宏璋的《生命字典:白無常、黑無常、青衣人》以父親晚年患上譫妄症,對白色恐怖的幻想為核心。林宏璋將綠島的歷史影像與父親的敘述並置,當官方敘述與私人生命經驗相互對照,敘事的空隙被打開,個人對於威懽壓迫的恐懼在綠島歷史影像的烘托之下更為顯著。影像與文字敘述連結,文字與影像互補使敘事更為完整。

洪瑋伶與辛佩宜的《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以政治犯柯旗化為參照對象,柯旗化被關押在綠島監獄期間持續編修《新英文法》並回覆讀者的英文問題,此書成為1960、1970年代青年學習英文與建築美國夢的參考書。錄像疊合了綠島與美國的影像,穿插《新英文法》內容朗讀,並展出相關文獻與影像資料。當青年透過《新英文法》投射自身對自由世界的嚮往,協助他們學習英文的柯旗化卻處在狹小的獄中,自由與禁錮的對照極為顯著。與林宏璋相似的是,這件作品亦視影像為文字之對照,作品中的影像與其見證性質有高度的扣連,時常作為文字的見證、補充說明。挪用官方影像是創作者的策略,以官方的畫面創造個人的、外圍的論述空間。

相較於上述作品,尼泊爾籍藝術家阿許米娜.蘭吉特(Ashmina Ranjit)則透過影像語言及拍攝手法表達影像的身體感。她的錄像作品《迷陷》(Caught up,2006),拍攝籠中鳥與籠外鳥互動的畫面。蘭吉特使用不停晃動、相互交疊的鏡頭語言,以及模糊且彩度低的畫面,構成觀影的身體感。觀者如同鳥的代位,感受到籠中飛行的不穩定與限制。再加上影像投影在模擬鳥籠的弧型裝置與垂掛布料上,並於狹小灰暗的牢房展出,不自由的感知從影像處理與展示策略中萌生。

林子寧則用了別於影像的路徑,將白色恐怖經驗視覺化。其作品《不能說的是_》,他與參與者共同體會的是無法再現的政治犯的經驗,追溯、猜測他們面臨行刑時的感受。誠然,形式的復刻是否能帶來對生命的理解及體悟值得思考,但實際的身體介入與演繹,仍可謂趨近不可回溯之歷史的一種途徑。而王亭愉、徐紹恩及黃心慈的作品《白色訓導》將受刑人的處境視覺化。展場中央設有旋轉的光源,暗處有眾多頭部雕塑面向牆壁晃動。移動的光源將監獄裡的監視具象化,創作者同時觸及受刑人在全景敞視監獄下無時無刻受控制的狀態,也隱喻了此種控制外延至整個時代受到來自威權的集體壓迫。

同在園區展出之特展「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真相與平反」雖不屬於人權藝術季,但卻可以作為藝術季的參照與補充。策展人林傳凱以大量史料及歷史檔案為本,從家庭、情感生活及政治理想等面向重建政治受難者的面貌,試圖描繪出有別於叛徒/英雄二分法的立體輪廓。同時梳理白色恐怖的歷史背景與決策過程,強調白色恐怖時期蔣介石政府的極權手段,源自於政權不穩定,政治競逐的目的是個人意志的實踐,而非人民願望的達成。加害者面貌更加清晰且立體,不同於過去常見專注於政治受難者遭遇的悲情敘事,它正面面對轉型正義中不可或缺的板塊,即對加害者形象的刻劃。

整體而言,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關注的是官方敘事之外的狀態,無論是未受直接政治壓迫卻在晚年產生白色恐怖幻覺的父親、在監獄中編寫英文教材的作家、等待行刑的政治受難者等等,他們的生命故事並不會被收錄在歷史影像及歷史書寫之中。他們總是處在邊緣,未有發聲的管道。當代藝術介入後展開另一種敘事,呈現私人的、感性的經驗,逸離穩固的官方論述。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突顯了影像的多面性,影像可以被操作成官方所設定的模樣,但也可被應用至私人生命狀態的視覺化,打開不同的詮釋方式。在影像的再現特質的應用之外,也帶入了影像的身體感,展覽中小型的映像管電視配上模糊的影像,使觀者必須傾身,改變身體狀態以感受影像的質感。另一方面,與充滿空調、沙發的展覽不同,走在夏天悶熱且不通風的展覽空間中,感受到身體的溼黏及不適,不為創造舒適的觀看經驗而存在的藝術季,更能共感受刑人於彼時的狀態。過去,綠島曾是化外之地與禁錮象徵,而此時綠島人權藝術季擾斷滿佈於島上的旅人度假氛圍,以當代藝術為方法,使「邊緣」於此浮現。


林芷筠,自由撰稿者。
圖 | 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發佈日期 | 2020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