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五月在台北舉行,本屆推出「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專題,探查1960年代的影像軌跡,引薦包括《劇場》雜誌參與者黃華成、莊靈,以及藝術家韓湘寧、真實電影先驅陳耀圻、電影導演白景瑞、攝影家張照堂、香港作家西西等人於五十年前正值青春之際所嘗試的「電影實驗」,重返在壓抑中醞釀反叛能量的年代。
Comments closed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Posts
在1970至90年代身處解嚴前後的緊繃社會氛圍下,台灣攝影家為了回應外在的艱困現實與內向延展的生命探問,試著透過攝影描繪甚至演繹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多揣起伏。這些攝影作品不斷堆疊、隱然若現的島嶼輪廓,是攝影家試圖為當下的社會和湧動的年代,所映照、直射的凝視。
Comments closed日本第43屆木村伊兵衛獎公佈,小松浩子的展覽「人格的自律処理」(The Execution of Personal Autonomy)與藤岡亜弥的攝影書《川はゆく》(Here Goes River)獲獎,頒獎典禮將在六月舉行。
Comments closed文/郭力昕
從復刊第六期的《文星》雜誌刊登了我的第一篇攝影評論文字〈影像時代的意義迷陣:試論靜態攝影的虛像與實像〉(1987年2月)開始,三十餘年來我並無系統也缺乏紀律的評論寫作裡,攝影評論是相對較多、較持續的一類文字。又因為新聞/紀實攝影是我當初進入攝影領域的實務學習範疇,以及後來做文化研究之博士論文時的研究對象,歷來的攝影評論文字多環繞在現實主義攝影的討論上,尤其是關於它的意義生產這個問題。
Comments closed台灣作為被治理的地方,歷經了三百多年外來政權的統治,所有的統治者皆曾藉各種戰爭或外交手段取得這塊土地上的治權,以達到經濟、文化政治或甚至民族上的占有和掠取,台灣在歷史上往往也存在著海洋彼端的殖民母國。這樣的歷史脈絡造就台灣混雜而多元的文化與族群景觀,然而儘管在90年代解嚴後解放了自由思想,至今卻仍無法回應台灣該如何以一個地方之外的意識狀態獨立存在,若台灣可被視為一個共同體,我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想像,方能取回詮釋的主體性?而若當代藝術能以另類姿態進行社會雕塑,它應以何種方式趨近議題現實?
Comments closed明日樂園以明日為題,試圖作為一個對於未來想像的投射,但這個想像面對的未來卻是一個「向死而生」的過程。袁廣鳴創作之初以個人生命經驗及反轉日常事物成為不同觀看經驗為創作主軸,2000年開始,從個人的生命經驗擴及對城市及全球化的的狀態描述,討論的對象逐漸從個人延伸至社會、全球性議題,但作品核心卻不斷叩問生而為人卻終將面對的問題:「我們為何而活、為何存在?」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