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
本書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帶領讀者細細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蜿蜒流動,反思「攝影史」的形構歷程。
Comments closed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
本書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帶領讀者細細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蜿蜒流動,反思「攝影史」的形構歷程。
Comments closed在影像文化學者郭力昕的攝影評論集《製造意義》出版之際,我們邀請作家阮慶岳與郭力昕在台北誠品書店進行了一場對談,論析台灣現實主義攝影自八〇年代以來的發展與轉折,以及關於攝影、現實、權力與觀看之間的纏鬥。
Comments closed文──李威儀
說來有些不好意思,《人間》雜誌創刊時,我才剛滿三歲,停刊時,我才剛入小學。我沒有直接經歷《人間》的洗禮,對於《人間》,我隔著世代的認識距離。一直要等到上了大學重新自我補課,從舊書攤陸續抱回雜誌翻讀,才明白自己是如何錯過了一個時代的智識戰場。而隨著時間與陳映真的悄然遠離,《人間》也已成為一個傳說。
Comments closedOn the Streets : Images of Protests
and the Martial Law Generations
主持──李威儀
紀錄──夏亞凡
日期──2014年7月29日
本文原刊載於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Issue 13 : 抗議、行動與影像
Comments closed當黑暗將要退卻
而黎明已在遙遠的天邊
唱起嘹亮的凱歌
我們為什麼不歌唱⋯⋯當嚴冬將要完盡
而人們所嚮往的春天
被封鎖在冰霜的下面
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攝影,做為一種運動方法,本期我們關注一個批判視野——左翼——
影像有「左」、「右」之分嗎?這是我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文──郭力昕
重讀關曉榮的〈八尺門報告〉,如電影蒙太奇般堆疊出各種影像、記憶與心情。第一次看到這份報告在《人間》雜誌連載,是二十六年前的事了,那時曉榮和我都還年輕。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