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訪談──何予
如同揭開後台布幕,作品中的光滑人偶一邊移動著扭曲的肢體,一邊以含糊的咬字向觀眾解釋著3D動畫的生產技術。自稱「技術宅」的李亦凡,作品中常有大量後設觀點的旁白文本,以基進的視角反身揭露技術的限制與框架。他將看似嚴肅的技術議題轉化為通俗的語言,並不時穿插生活趣事或冷知識,形成極具個人特色的敘事風格。
Comments closed文字、訪談──何予
如同揭開後台布幕,作品中的光滑人偶一邊移動著扭曲的肢體,一邊以含糊的咬字向觀眾解釋著3D動畫的生產技術。自稱「技術宅」的李亦凡,作品中常有大量後設觀點的旁白文本,以基進的視角反身揭露技術的限制與框架。他將看似嚴肅的技術議題轉化為通俗的語言,並不時穿插生活趣事或冷知識,形成極具個人特色的敘事風格。
Comments closed一部約製作於一百年前的日本衛生教育動畫影片膠捲,近日被重新發現。由於這類二十世紀初所留存的動畫膠捲相當稀有,因此被認為是了解日本動畫(活動写真)早年樣態的珍貴線索。
Comments closed從曲柄、畫盤、窺孔,到鏡片、膠卷、燈泡⋯⋯,繞經各種物質,影像顯現,通過雙手與身體,穿越視網膜和意識。在攝影與電影盛行之前,十七世紀以降的視覺裝置已率先創造出新的知覺經驗與樂趣,並與不同技術媒介及視聽文化相互組構。本期由一系列光學玩具與視覺裝置展開──魔術畫片、旋轉畫筒、幻透鏡、實用鏡、翻頁式放映機⋯⋯,從動態視覺技術閃現的開端,探索影像的操作、生產與感知的關聯。
Comments closed「攝影是時間的機器/攝影是存在的機器/攝影是遺忘的機器/攝影是鬥爭的機器/攝影是詩的機器/攝影是秩序的機器/攝影是快感的機器/攝影是機器的機器」__高重黎
一個幽靈──影像機器的幽靈──在島上遊蕩。
從實驗電影、攝影、動畫、雕塑、影像裝置、視覺玩具發明乃至影像論述書寫,高重黎源源不絕、型態多樣而難以被歸類定位的創作展演,正體現了觀看、影像與歷史的複雜纏繞,以及對於影像不曾止歇、永無終點的提問與思考,是台灣影像藝術創作圖景中極具實驗性與顛覆性的刺點。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