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標籤: 台灣

批判性史觀下的攝影書寫與洞見:試評張世倫的《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

──郭力昕

引頸企盼多年後,影像評論家張世倫的攝影論述《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影言社,2021)終於問世。張世倫在此之前的各類寫作質量俱豐,他厚積之下的第一份專書出版不負眾望,是一份含金量極高,又具有開創性的書寫(a seminal writing)。我認為,以台灣的攝影論述出版經驗來看,這本書可視為中文讀書界應該關注的一個「事件」,值得攝影文化領域的人與普遍閱讀界重視、珍惜。

Comments closed

VOP Issue 30:美援視覺性──農復會影像專題 U.S. Aid Visuality: The JCRR Issue

本期我們重返影響台灣戰後發展至關重要的美援年代,尋索過往在台灣影像歷史視野中遺落、但卻十分關鍵的美援時期台灣視覺歷程──「農復會」的影像檔案。

Comments closed

重磅推出!
張世倫《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

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

本書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帶領讀者細細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蜿蜒流動,反思「攝影史」的形構歷程。

Comments closed

《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新書發表座談會

本場新書發表座談會,將邀請影像文化評論人及研究者郭力昕、李立鈞,與本書作者張世倫共同對話。透過這本書,探討攝影與「攝影史」在台灣發展的歷史辯證。歡迎您前來參加。

Comments closed

VOP Issue 29 : 被攝影史──成為影像的台灣 History of the Photographed: Taiwan as an Image

延續我們對於攝影史的關注,本期審視屬於我們自身的攝影經驗──被攝影的歷史。從台灣的殖民史出發,自十九世紀中葉以降歷經的人類學調查採集、二十世紀初隘勇線推進下的暴力顯影,到帝國博覽會裡的「台灣」意象與人種展示──這是一段最為系統性地將台灣影像化的初始時期。我們如何成為被攝影的對象?如何化為一具科學標本和一幅想像圖騰?如何在視覺上被納編(或排除)於國族與文化的整頓編程,並糾結至今?此一影像的潛歷史──被攝影的歷史──是我們返視「攝影史」的一處起點。

Comments closed

基地來的人:一位前駐台美軍的六○年代台灣記憶

見面時,老先生遞給我們一張名片——上頭印有飄揚的美國與中華民國國旗,邊上是一個美軍顧問團的「MAAG」標幟,旁邊寫著:「肯特馬修 Taipei Air Station」。

1942年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肯特.馬修(Kent Mathieu),在戰後隨著美國在遠東的軍事部署,1965年被派至台灣時,他才23歲。馬修上士在美國空軍的台北通訊站工作,並曾兼任美軍顧問團軍官俱樂部分部的經理。50年飛逝,滄海桑田。從軍中退休的馬修,現居夏威夷,卻時常「回來」台灣。他說自己無法忘卻當年在台灣的時光,那段正值青春年華的歲月,台灣對他影響很深。現在他75歲。(編案:訪問當時為2017年)

從2005年起,馬修開始蒐集整理過去美軍在台灣駐軍時期的資料與照片,建立了「TaipeiAirStation.com」網站與部落格,尋找美軍曾經在台灣留下的足印。他的網站漸漸聚集了很多彼時駐台的美國老兵與眷屬,分享自己在福爾摩沙的那段經歷。

以下的故事由我們訪談、馬修先生口述。這是一篇美國老兵的台灣故事,一段距離我們似遠又近的故事。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