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們重返影響台灣戰後發展至關重要的美援年代,尋索過往在台灣影像歷史視野中遺落、但卻十分關鍵的美援時期台灣視覺歷程──「農復會」的影像檔案。
Comments closed標籤: 攝影之聲
文──張世倫
這些帶有探究性質的批判性歷史書寫,並不是為了成就或「重建」一個超穩定構造的國族攝影史,而是為了「視覺」與「現實」的扣連,一種邁向潛在複數影像史的初步嘗試。
Comments closed攝影之聲Poooooooooodcast上線了 !
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畜牧,晚飯後偶爾從事錄音工作⋯⋯
歡迎在以下平台收聽 :
Spotify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Anchor
「亞洲當代攝影文化現場系列」是我們聚焦亞洲各地影像文化與創作實踐的系列計畫,嘗試透過亞際跨域連結與在地論述視野,拓展我們對於攝影在亞洲的實踐歷程、視覺經驗、文化及其論域的認識座標,並藉此作為影像歷史與認識論的持續省思。
「沖繩專題」是此系列的第二輯,特別邀請影像研究者暨策展人町田惠美與許芳慈共同擔任客座主編。本期採雙向閱讀編輯,集結文論與訪談,穿越沖繩糾結的被殖民史與帝國陰霾,在霸權的支配和抵抗的鬥爭之間,批判地觀看沖繩的影像,以及作為影像的沖繩。
Comments closedVOP全系列刊物目前正於紐西蘭攝影書節(Photobook New Zealand Festival)特展「Chinese and Taiwanese Photobook Publisher Focus」展出,此展由亞太攝影書庫(Asia-Pacific Photobook Archive)總監Daniel Boket Smith策劃,集結台灣和中國的新進創作者與出版品。
Chinese and Taiwanese photobook exhibition
日期 Dates: 2020.03.05 – 2020.03.08
地點 Venue: The Engine Room gallery, Block 1, Massey University, Wellington, New Zealand
本期專題是對攝影歷史與書寫提出思辨的一份邀請,以及一個新的探討開端。
Comments closedComments closed本文出自《攝影之聲》第13期「抗議、行動與影像」,2014年出版(已絕版)
This article is from Voices of Photography issue 13: “Protests, activism and images”, published in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