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錚
跟着鄭森池先生的行走與視線,想像一百多年前的先祖們在大洋彼岸的荒涼大地與崇山峻嶺中開闢道路的艱辛與艱險,絶對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Comments closed文──顧錚
跟着鄭森池先生的行走與視線,想像一百多年前的先祖們在大洋彼岸的荒涼大地與崇山峻嶺中開闢道路的艱辛與艱險,絶對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Comments closed冷戰,一個自二戰後從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對立關係之中展開,進而影響世界局勢與歷史發展的關鍵詞彙。1950年代起,居於美國反共圍堵政策重要位置的台灣——麥克阿瑟口中的「不沉的航空母艦」——也在美援的推力下,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與文化狀態。從意識形態到可口可樂,美國因素至今依舊牽動著東亞世局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期專題中,我們從台灣出發,循著東亞島鏈爬行,從冷戰時期的影像檔案,到後冷戰時期的當代攝影創作,對遠去卻仍鮮明的冷戰記憶進行了一次影像考查。
Comments closed文 / 顧錚
「國家」者何?「國家」如何視覺化? 「國家」有沒有可能視覺化?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