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標籤: 郭力昕

郭力昕攝影評論集《製造意義》再版推出!

2018年初版銷售一空後,2019年再版推出 !

本書是一本針對台灣本土現實主義攝影提出批判思辨的論集。長年關注影像文化、以犀利觀點著稱的評論家郭力昕,在本書中以台灣攝影家作品、攝影集與社會現象的案例切入,透過五篇長論,深度解析在台灣脈絡中的「紀實攝影與新聞攝影」自1980年代台灣解嚴前後至今的實踐與變貌。

Comments closed

在曖昧的影像與意義裡浮沉──郭力昕、阮慶岳對談

在影像文化學者郭力昕的攝影評論集《製造意義》出版之際,我們邀請作家阮慶岳與郭力昕在台北誠品書店進行了一場對談,論析台灣現實主義攝影自八〇年代以來的發展與轉折,以及關於攝影、現實、權力與觀看之間的纏鬥。

Comments closed

重探攝影裡的身體與性──兼論荒木經惟的女體攝影

荒木経惟,《Eros Diary》,2015年

文/郭力昕

(本文原載於《攝影之聲》第9期,2013年)

性、身體和情慾,永遠是攝影最引人注目的題材,一如網路色情資訊/商品,持續為網路使用人次最多的一類內容。廣告攝影最有效的視覺元素或代言方式,是刺激身體慾望的符號,年輕性感的女體則是最大宗;展示和販售攝影圖片書的書店裡,人體/裸體攝影集總被最頻繁地翻閱,書頁上烙印著無數手指翻閱後的厚黑污垢。而以人體藝術為名的創作,則一直是攝影發燒友歷久不衰的沙龍攝影題材。

Comments closed

關於《製造意義》

文/郭力昕

從復刊第六期的《文星》雜誌刊登了我的第一篇攝影評論文字〈影像時代的意義迷陣:試論靜態攝影的虛像與實像〉(1987年2月)開始,三十餘年來我並無系統也缺乏紀律的評論寫作裡,攝影評論是相對較多、較持續的一類文字。又因為新聞/紀實攝影是我當初進入攝影領域的實務學習範疇,以及後來做文化研究之博士論文時的研究對象,歷來的攝影評論文字多環繞在現實主義攝影的討論上,尤其是關於它的意義生產這個問題。 

Comments closed

郭力昕《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

本書是一本針對台灣本土現實主義攝影提出批判思辨的論集。長年關注影像文化、以犀利觀點著稱的評論家郭力昕,在本書中以台灣攝影家作品、攝影集與社會現象的案例切入,透過五篇長論,深度解析在台灣脈絡中的「紀實攝影與新聞攝影」自1980年代台灣解嚴前後至今的實踐與變貌。

Comments closed

堅定地走在進步的道路上——郭力昕訪談 John Berger

1980年代初期,我在美國初次讀到約翰‧伯杰(John Berger)的《Ways of Seeing》,大受啟發。這本基進地改變了幾世代學生對藝術觀看方式的書,其文字之簡鍊、觀點之犀利,讓我敬佩不已。1995年秋天我在英國,剛好碰上當時已年近七旬的伯杰,於倫敦的ICA(當代藝術中心)出席他新出版小說《To the Wedding》的發表會。那次我心理上完全像個朝聖的粉絲,聽完他的講話後,買了一本書,興奮的排著隊等著請他簽名。

Comments closed

北美館「写真筆談」座談會

写真筆談展覽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2016年
写真筆談展覽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2016年

「我小時候走過的許多地方都被他拍了下來,幾乎要在他的照片中見到我自己的身影,所以看著他的照片我有一種感激之情,髣髴年少時有一個我不知道的人愛著我。這是攝影有別於其它藝術的功能。」— 黃翰荻,〈「張才訪問記」始末〉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