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訪談──何予
如同揭開後台布幕,作品中的光滑人偶一邊移動著扭曲的肢體,一邊以含糊的咬字向觀眾解釋著3D動畫的生產技術。自稱「技術宅」的李亦凡,作品中常有大量後設觀點的旁白文本,以基進的視角反身揭露技術的限制與框架。他將看似嚴肅的技術議題轉化為通俗的語言,並不時穿插生活趣事或冷知識,形成極具個人特色的敘事風格。
Comments closed文字、訪談──何予
如同揭開後台布幕,作品中的光滑人偶一邊移動著扭曲的肢體,一邊以含糊的咬字向觀眾解釋著3D動畫的生產技術。自稱「技術宅」的李亦凡,作品中常有大量後設觀點的旁白文本,以基進的視角反身揭露技術的限制與框架。他將看似嚴肅的技術議題轉化為通俗的語言,並不時穿插生活趣事或冷知識,形成極具個人特色的敘事風格。
Comments closed文字、訪談──許鈞宜
在影像的移轉之間,我們將被帶往海邊的廢棄度假村、停滯於過去時空的商場,所有看似靜置不變的場景,卻一再表露著懸而未解的狀態。陳君典的紀錄片與錄像作品不斷探尋影像與真實的關係,跳脫過去在學院所受的攝製訓練,轉而發展出伴隨田野調查、歷史研究的創作模式,並且在影像的構思上,更結合紀錄片、實驗電影與動畫等多樣類型,消抹了真實與虛構的界限。
Comments closed從曲柄、畫盤、窺孔,到鏡片、膠卷、燈泡⋯⋯,繞經各種物質,影像顯現,通過雙手與身體,穿越視網膜和意識。在攝影與電影盛行之前,十七世紀以降的視覺裝置已率先創造出新的知覺經驗與樂趣,並與不同技術媒介及視聽文化相互組構。本期由一系列光學玩具與視覺裝置展開──魔術畫片、旋轉畫筒、幻透鏡、實用鏡、翻頁式放映機⋯⋯,從動態視覺技術閃現的開端,探索影像的操作、生產與感知的關聯。
Comments closed攝影術到臨之初的首批照片──由法國攝影先驅伊波利特.巴雅爾(Hippolyte Bayard)於1840年代拍攝的《溺水者的自拍像》(Autoportrait en noyé),即預示了攝影與死亡論題的永恆交集,仿若宣告攝影成為牽亡與還魂、無有雙生的一種「冥介面」,迴盪於幽明之間。
Comments closed盧森堡讓大公現代美術館(Musée d’Art moderne Grand-Duc Jean)現正展出英國藝術家塔西塔.迪恩(Tacita Dean,1965-)個展。迪恩自1990年代起持續探索攝影、素描、凹版印刷、大型黑板粉筆畫等創作媒材,以及其最具代表的電影膠卷。
Comments closed文──馬翊航
地理在哪裡
我小學時深深為電影《新十二生肖》(1990)著迷。這部片除了延續《新桃太郎》與《新桃太郎大顯神威》奇詭鮮豔、光明與黑暗並陳的視覺風格,也繼承了日本電影《新里見八犬傳》「收服」、「夥伴」與「犧牲」的情操(或公式)。我欽羨女主角貝瑪素顏卻萬人迷的人設,卻又被妝容濃厚接近扮裝皇后的蛇姬吸引,電影男色部分還有忠犬(攻?)康楚、台灣最強健美先生鄭海源飾演的鐵牛⋯⋯這部目不暇給的電影裡,有一個歪歪的細節卻被我完全遺忘了。貝瑪一路搜集生肖扭蛋,劇情來到「兔」關卡,一行人步入異地,卻被當地部落居民整團擄走。重看才發現,電影中所謂的「苗子」,生活空間卻是石板屋,且成員有一半穿著魯凱族傳統服飾(另一半則是西門町舞蹈戲服店「少數民族男」的風格,有一些則是上下混搭)。到了滾動片尾,協力拍攝單位赫然列有「屏東山地文化園區」(也就是現在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好像解答了什麼。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