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威儀
它再次訴說著,受推崇為揭露的攝影,如何同步帶來了遮蔽。
Comments closed文字、訪談──許鈞宜
從模糊、晃動的光影,來到漸層變化的色彩平面,徐婷不斷探觸著影像、維度與感知之間的可能性。她從攝影、複合媒材、空間裝置與建築等創作背景中,發展出獨特的作品形式,從單幅的平面影像來到大型地景裝置,影像的生產程序始終與環境變化、觀眾身體有著緊密的聯繫。對徐婷來說,按下快門之後影像並未就此固定,而是伴隨對拍照當刻的反覆回想,在後製過程中被重新框取、變形,甚至透過觀察自然光映照在展場模型上的變化,最終將感覺發生的片刻轉移到展覽空間內。
Comments closed文──顧伊
張世倫於2021年關於台灣攝影的論著《現實的探求──台灣攝影史形構考》,其書名巧妙地將「歷史」一詞置於括號之中。在過去十年裡,對於台灣攝影重新燃起的動力和興趣,帶動了聚焦於台灣攝影遺產的書寫、展覽、甚至機構的增加,而這本書的問世正值此一關鍵時刻。
Comments closed英文版最初發行於1988年的《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已是攝影理論的經典論著,影響深遠。這部作品對以往未被納入攝影史論的攝影實踐形式投入關注,重新檢視日常作為證據的照片,拒絕了攝影作為紀錄現實的傳統思維,並審視了社會機構中的檔案機制、現代權力制度下的監控歷史,以及意義生產和真相建構的操作。
Comments closed藝術家侯淑姿因病逝世,享年61歲。
侯淑姿於1962年生於嘉義,於台北成長,畢業於台大哲學系。因母親在她考上大學後贈送的一台相機而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1989年她便出版了第一本攝影作品集《生命的倒影──侯淑姿攝影專輯》,隨後前往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攻讀影像藝術碩士,並於伊士曼攝影博物館修習照片修復保存。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