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威儀
它再次訴說著,受推崇為揭露的攝影,如何同步帶來了遮蔽。
Comments closed文──李威儀
1963年初夏,入夜後,偌大的台中公園裡萬頭攢動,人群全都興奮地聚集到一塊投影布幕前,為的是這裡將舉行一次難得的「太空飛行實況轉播」。
Comments closed英文版最初發行於1988年的《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已是攝影理論的經典論著,影響深遠。這部作品對以往未被納入攝影史論的攝影實踐形式投入關注,重新檢視日常作為證據的照片,拒絕了攝影作為紀錄現實的傳統思維,並審視了社會機構中的檔案機制、現代權力制度下的監控歷史,以及意義生產和真相建構的操作。
Comments closed
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住在廣島府中町的山田精三拍下了核爆後直衝天際的蕈狀雲。據山田回憶,他是在核彈爆炸約兩分鐘後按下的快門,這張照片現在被認為是第一張從地面捕捉到核爆蕈狀雲的戰爭視覺紀錄。現年93歲的山田,昨天(2022年4月10日)將拍攝這張歷史照片的老相機,捐贈給他所服務的廣島中國新聞社典藏,展示了駭人的戰爭記憶。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