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近日獲得私人捐贈六千五百件攝影藏品,其中包括非洲、中國、日本和德國的現代與當代攝影作品、早期相冊,以及十九至二十世紀來自歐美、哥倫比亞與墨西哥的常民照片。這些藏品將陸續於該館展出,而首批非洲藝術家的作品則將於五月底的展覽中呈現。
Comments closed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近日獲得私人捐贈六千五百件攝影藏品,其中包括非洲、中國、日本和德國的現代與當代攝影作品、早期相冊,以及十九至二十世紀來自歐美、哥倫比亞與墨西哥的常民照片。這些藏品將陸續於該館展出,而首批非洲藝術家的作品則將於五月底的展覽中呈現。
Comments closed文──賀威瑋
美國傳教士在中國的攝影與影片拍攝,是跨國交匯下的產物,這些影響包含全球基督教的宣教活動、中國基督教與民族史、美國在東亞的權力和文化影響,以及現代視覺實踐等。
Comments closed文──李威儀
1963年初夏,入夜後,偌大的台中公園裡萬頭攢動,人群全都興奮地聚集到一塊投影布幕前,為的是這裡將舉行一次難得的「太空飛行實況轉播」。
Comments closed為了彌補疫情造成的虧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將於今年年度的出售館藏計畫中,售出219件攝影與版畫,並委託佳士得(Christie’s)執行。
Comments closed本期我們重返影響台灣戰後發展至關重要的美援年代,尋索過往在台灣影像歷史視野中遺落、但卻十分關鍵的美援時期台灣視覺歷程──「農復會」的影像檔案。
Comments closed《Life》雜誌社第一位美國非裔黑人攝影師高登.帕克斯(Gordon Parks,1912-2006),在1957年於美國各地犯罪調查現場拍攝的一系列以「罪之氣息」(The Atmosphere of Crime)命名的專題影像,近期重新整理出版。
帕克斯生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農夫家庭,時值1912年,美國社會依然實行種族隔離政策。在成為攝影師之前,他曾做過餐館服務生、清潔工、酒保、餐車侍應等各種工作。帕克斯的第一台相機購自當鋪的流當品,他沒有受過任何正規的攝影教育。透過自學,他逐漸成為一名成功的時尚攝影師,曾為《Ebony》、《Fortune》、《Glamour》及《Vogue》等主流雜誌供稿。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