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冊架仔 #05

vop tsheh-kè-á|攝影與視覺文化出版閱讀情報


Iconomy: Toward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Images
聖像經濟學:通往影像的政治經濟學

Terry Smith著|Anthem Press|2022年7月
By Terry Smith|Anthem Press|Jul. 2022

藝術史學家Terry Smith提出「聖像經濟學」(Iconomy)一詞,長期關注影像與經濟的關聯。視覺圖像(visual icon)從社群媒體、廣告、新聞廣播、政治運動,到建築與藝術,甚至如夢境般的私領域,各式影像已成為形塑當代生活的力量;而影像在商業往來、公共政治、文化爭論與主體的形成中,也已是社會經濟的關鍵媒介,也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圖像經濟概念。儘管圖像影像位於廣泛的經濟體中,但有其內在的潛力與限制,以持續生產、聚集、轉移、交換、自由地運行或是受到管理,實則是一個經濟體──圖像經濟體。

書中前半部,透過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中世紀破壞聖像運動、馬克思對商品的理論,以及德波的景觀社會,追溯了觀看與規劃使用、影像與經濟的概念化,乃至影像(主要是視覺)、展演、以及廣為共享但實則受到嚴密管理的螢幕與監控技術的展覽場域;而後半部則是對圖像政治的探索,包括與新冠病毒有關的影像「(誤)理([mis]management)」、以川普為中心的影像政體和拜登的回應,以及近期在白人主導的藝術界中興起的「黑人美學」等實例,提出對當代社會在圖像經濟分析上的應用與侷限之反思。


Grammatology of Images: A History of the A-Visible
影像的文字學:一個不可視的歷史

Sigrid Weigel著|Fordham University Press|2022年8月
By Sigrid Weigel|Fordham University Press|Aug. 2022

本書為德國文化研究學者Sigrid Weigel著作《Grammatologie der Bilder》(Berlin:Suhrkamp,2015)之英譯本。書中探討非可視(a-visible)之物如何轉化為影像,細細查看幻影出現的瞬間、展現跡象的瞬間,以及伴隨成像而來的隱匿過程,並重新詮釋了德希達和佛洛依德關於痕跡的概念。書中作者闡明痕跡與圖標性影像(iconic image)之間的界限、非物質與圖示再現之間的界限,概述線索、跡象、肖像與邪教影像,以及對科學史、藝術史、政治史與宗教史的案例研究,包括:作為情感指標的臉、作為詆毀外貌的諷刺漫畫、天使作為超驗思想的化身等。


Photography: Race, Rights and Representation
攝影:種族、權利與再現

Mark Sealy著|Lawrence Wishart|2022年3月
By Mark Sealy|Lawrence Wishart|Mar. 2022

策展人暨文化史學者Mark Sealy長期關注攝影與社會變革、身份政治與人權關係,繼2019年出版《解殖相機:種族主義時代的攝影》(Decolonising the Camera: Photography in Racial Time)探討西方攝影實踐如何作為創造以歐洲為中心的暴力視覺政體的工具,今年出版的《攝影:種族、權利與再現》文集,則延續書寫當代攝影和視覺實踐中關於去殖民的思考方向。書中集結作者的過往文字,透過多種不同形式的文貌──對英國與世界各地黑人攝影師的作品分析、訪談,以及對不斷變化的黑人攝影樣貌提出個人反思,以作為對去殖民視覺實踐的過去、現今與未來提供一條得以探索與鑑往知來的新路徑:透過感知的、實驗性的方式,甚至是如爵士樂風格般的書寫,令黑人攝影從被分類的殖民鏡頭中重獲自由,並指引讀者在閱讀影像時從概念與精神上進入新的視覺領域的方式。



Visual Metaphors and Aesthetics: A Formalist Theory of Metaphor
視覺隱喻與美學:隱喻的形式主義理論

Michalle Gal著|Bloomsbury Publishing|2022年6月
By Michalle Gal|Bloomsbury Publishing|Jun. 2022

藝術與視覺文化學者Michalle Gal賦予「隱喻」一種新的「視覺主義者式」(visualist)的定義:隱喻是本體論與視覺的建構,其根源於外部的視覺形式,其動機是我們對於形式的迷戀。這是她在研究語言哲學與視覺文化等面向之際,挑戰隱喻的主流觀念主義理論,同時重新強調我們應該要「感受」而非理解隱喻,並回應了在文學與媒介研究中正在發生的視覺轉向──這個轉向試圖使視覺成為哲學分析之場域。這種對外部視覺世界的關注,使作者以視覺理論來捕捉隱喻的本質,超越了概念與語意機制,回到阿恩海姆(Arnheim)與宮布利希(Gombrich)的理論,以及現下關於視覺、物質和體化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的思想發展。


The Digital Border: Migration, Technology, Power
數位邊界:移民、科技、權力

Lilie Chouliaraki、Myria Georgiou著|NYU Press|2022年6月
By Lilie Chouliaraki and Myria Georgiou|NYU Press|Jun. 2022

「數位科技如何形塑移民的經驗與意義?」隨著逃離戰爭、貧困與環境災難的人數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各國皆加強了邊境管控,透過數位科技、大數據、AI、社群媒體和新聞,不止管制過境點的人流,更管制流傳的言語與影像。本書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媒介與傳播學教授Lilie Chouliaraki與Myria Georgiou合著,從21世紀西方重大的移民事件、2015年歐洲移民「危機」以至2020年的餘波進行案例研究,描述數位邊界作為科技基礎設施(從監視器到智慧手機)以及媒介想像(包含謠言、影像、社群媒體貼文),講述歐洲外島的移民故事。作者認為「邊界」並非只是嚴厲的數位監控,數位邊界還含括了數位與前數位(pre-digital)、數據化與形體化、機械化與自我反思的意涵,同時也會受到人的情感、慾望與評斷的影響而弱化,存在著多變而脆弱的社會關係。


文 | 編輯部
圖 | 出版單位提供
發佈日期 | 2022年5月18日

  • 冊架仔 #14

    冊架仔 #14

    vop tsheh-kè-á|攝影與視覺文化出版閱讀情報閱讀 Read冊架仔 #14

  • 冊架仔 #13

    冊架仔 #13

    vop tsheh-kè-á|攝影與視覺文化出版閱讀情報閱讀 Read冊架仔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