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肖像.機器.人──專訪藝術家Maija Tammi

芬蘭藝術家Maija Tammi曾因為肖像作品《其中一位是人類》(One of them is a human),贏得了英國老牌的泰勒.韋辛攝影肖像獎(Taylor Wessing Photographic Portrait Prize)而引發熱議。原因是,在這個以四張肖像照組成的系列中,其中三位竟不是人類,而是來自日本大阪大學石黑浩教授特別研究室的機器人!藝術家不曾透露哪一幅肖像照裡的是真正的「活人」,我們目前只知道,其中一幅肖像的主角,是具人工智慧、能與人交談的機器人「Erica」。


訪談──張瑋

VOP __ 我們先聊聊你的創作路徑好嗎?從早期的 《殘餘/摘除》(LEFTOVER/REMOVALS)、《白兔熱病》(White Rabbit Fever)到近期的作品《永生之軀》(Immortals’ Body),我讀到了一以貫之的命題:存在、生命的起源、生與死的關聯⋯⋯

其實我一開始沒有想到這個,也不是有意探索這個問題。但是做了一陣子後,回頭檢視才發現,的確主題就在那裡,我是繞著它打轉沒錯。我的作品多半受哲學或是科學所啟發,尤其是科學面。生死的邊界看似很明確:這個人是活著的、那個杯子是死的。但進一步思考時,會發現這個定義其實很複雜。光是人類的死亡,就有臨床死亡與生物性死亡,或是在器官移植的脈絡下,那些雖死猶活的身體部位。不同的國家對於生命與死亡的定義是不同的,當我們深入探討一個概念時,會發現許多事情並非放諸四海皆準。

VOP __ 關於《其中一位是人類》,是怎樣的契機讓你接觸到石黑教授,進而拍攝機器人的呢?又為什麼是這幾位人/非人的肖像呢?

我當時在日本駐村三個月,做我的PhD。駐村單位似乎第一次遇到我這樣的研究型藝術家,他們可能擔心我真的整天就坐在房裡讀書做研究,不出門拍照。我開始有一點壓力,覺得應該出門做點什麼。

在雜誌和網路上讀到不少資料後,我相當驚訝地發現,人型機器人在日本人生活中十分常見,比歐洲普遍許多。有些旅館或是百貨公司的大廳,會看到人型機器人作為前台人員,服務顧客。我聯繫上石黑教授,表明來意後,得到善意回應。石黑研究室對藝術是非常開放的!他們的機器人甚至還在電影中演出過。不過我能拍攝的時間很有限,四具機器人,每具拍攝時間半小時,很緊湊!在拍攝的時候,機器人處於關機狀態,我因此沒機會跟Erica多聊聊。

VOP __ 但不全都是機器人吧?《其中一位是人類》究竟哪一位是人類呢?

喔~我不能說,這件事只有我先生知道而已。

VOP __ 好的,我不追問了。我第一眼看到你拍攝機器人Erica的肖像時,以為這位日本女子的臉部是經由後期處理成「過度完美」的模樣,接著得知他不是人類,我很震撼!

石黑教授所製造的機器人,大多以實際存在的人物為造型藍本。但是Erica不一樣,Erica的臉是彙集了三十多位日本美女的臉孔後,計算出來的平均值。搜集女子們最美麗的部分,以打造一個最美的女子。就像拍照時,如果拍了許多人的照片,拼在一起後得出的那張臉,會遠比任何一個人還要美麗。Erica是一個偶像(idol)。

One of Them Is a Human #1, Erica. Archival pigment print 60 x 65 cm. ©Maija Tammi

VOP __ Erica曾經參與過天氣預報,去年開始還演出好萊塢電影,你怎麼看這件事呢?

其實我跟Erica不太熟哩,畢竟我們相處時間很短,也沒說到話!不過,我想分享一件工作過程中的事。在現場,由一位助理負責操控Erica的表情姿態,當他問我希望Erica做出怎樣的姿態時,我發現那是很細緻的操作。平常拍人類肖像,只要稍微引導對方就好了。但是將面部肌肉全部分開處理、微調時,卻需要做出很精密的指示。我曾跟石黑教授聊過,他說,機器人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存在感」。我們跟機器人共處一室時,不會感覺這些機器人是活著的,就算他們能讀、能說、能動⋯⋯,但他們就不像是活生生的。這麼說很詭異,機器人本來就不是⋯⋯可能我們拿他們跟活人比較,才會這樣想吧。

VOP __ 如果有機會跟Erica說話,你會想聊些什麼?

這問題好難。之前拍照時,我曾經跟一具機器人被單獨留在現場,助理剛好不在房裡。機器人看似坐在扶手椅上休息,但仔細看,會發現他的手臂稍稍舉起、浮在空中,好似在呼吸。有那麼一刻,我想著,他若起身跟我說話,我該怎麼辦?我不會說日語,可能需要找人翻譯吧!

VOP __ 這系列肖像作品在2017年曾破例獲頒「泰勒.韋辛攝影肖像獎」,可以和我們聊聊當時的狀況嗎?

泰勒.韋辛是英國極富盛名的老牌攝影比賽,在我參賽之前,已有不少人批評他們頒獎原則過於傳統,因為他們對於肖像照立有嚴謹的參賽規則,只能夠拍攝活人肖像。在拍攝當下,被攝者必須是活著的。因為比賽原初的立意,是以肖像照強調並呈現被攝者的身份。所以,將Erica的肖像送件參賽時,我在照片背面寫上,這張肖像照有可能違反規則,端看「活人」一詞如何被定義。然而這組作品獲獎後,激怒了不少人。有些人甚至批評,下次乾脆拍一組沙發照去參賽好了。不過我覺得,也許這是個機會,讓這個獎項不再那麼傳統吧?

Huuto Gallery, March 2017. Photograph by Miikka Pirinen.

VOP __ 說到觀眾的反應,你先前提到日本人對於機器人很熟悉,北歐人在這方面有什麼不一樣嗎?兩地觀眾的反應差很多嗎?芬蘭觀眾對你作品的回饋是什麼?

這個系列在日本沒有完整展出過,所以日本觀眾的反應不好說。但在芬蘭的反應非常有趣!我在美術館展覽這個系列時,有些人認為展場可能設置有攝影機,記錄他們討論這組作品的模樣,同時正有機器人在窺探他們。觀眾以為自己在討論這組肖像中誰是真人,其實觀眾才是被觀看與被測試的那一方。

VOP __ 他們考慮得真多,這是你刻意設計的嗎?

完全不是!但我很高興大家能有這樣的想法。這也是我做這個系列的原因之一,我想挑戰大家對肖像的傳統定義。我們在觀看一張肖像照時,知道這只是二維的、表面的、只是這個人在一個短暫瞬間的模樣,不是這個人的全貌。但我們也會立刻開始想像這個人是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事情,我們投射想法到這個人身上。我們編造故事,這習慣顯然是來自於肖像畫傳統。但機器人的肖像背後,既沒有故事也沒有人生。這就是一個開始詢問「為何我們還相信肖像」的時機。這是傳統觀看肖像的觀點。現代觀點,就會提及技術的影響。而在後現代觀點裡,這是一場觀眾與攝影師之間的表演,每個人都投射自身想法於其中。我很高興大家開始思考「我們看見的到底是什麼?」而不只是猜測這四張肖像中,誰才是真正的人類。

VOP __ 對了,你喜歡電影《銀翼殺手》嗎?

喔!喜歡,我很喜歡科幻作品。科幻是一個讓我們反思當下社會的好途徑,當我們靠得太近時,有時候會比較難想像,事情還可以怎樣變化?可以有怎樣不同的生活方式?帶著一點與實際生活的距離與想像力,很多優秀的科幻作品討論了種族主義、環境問題,以及如果我們可以永生會怎樣?如此一來,誰有生育權?如何在人口爆炸之下維持社會運作?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科幻可以討論的議題相當多呢。


Maija Tammi,生於1985年,她的攝影和錄像作品在死亡與永生、科學與藝術之間探索,並常與科學家和音樂家合作。曾任攝影記者,2017年於阿爾托大學獲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創作博士學位。


圖 | Maija Tammi提供
發佈日期 | 2022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