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想像分岔:吳其育的影像論文

文/李佳霖

每次觀看吳其育作品,總被層次豐富的影像堆疊與旁白敘事所吸引,有時是架空的敘事設定,但更常在其中發現耳熟或眼熟的東亞背景。倘若暫時拋開對於史實的糾結,藝術家其實提供了許多重新想像的分岔(fork),沿著行走也許可以見到未曾想像過的風景。本次專訪我們邀請吳其育分享他的創作,包括影像中的政治隱喻、戰爭遺緒、人機關係,以及他近期逐漸發展的影像敘事與研究方法。


2015年的《熱帶光》與《折射》兩則追溯「光源」歷史的作品,都是吳其育在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駐村期間發展出來的。「有次在冰島旅行,同行友人提議去看北極光,大家聊到既使在冰島都不是這麼容易看到,要符合一些天氣條件才行。」傳說中的極光一直是冰島吸引人們前去觀光的某種號召,促使吳其育思考「那台灣有什麼人們只是聽聞卻看不到的光?」恰巧他當時閱讀若林正丈的《戰後台灣政治史》,裡頭有一個這樣的假設:如果1996年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之際,中國發射的飛彈確實劃過台灣上空,而非直接落在外海,那麼歷史會有什麼不同?僅出現在電視新聞中的飛彈光線正是那沒人實際見過,卻在日後重複被提起的事件。

《折射》,錄像裝置,尺寸視展場空間而定,2015。影像截圖

《折射》的光線則來自達悟族的神話,吳其育在駐村返台後前往蘭嶼拍攝作品,經友人介紹認識當地耆老,詢問達悟族對於自身起源的認知,老者說了一個宛如舊約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大洪水來臨,有幾個兄弟躲到山頂上的洞穴,水退後他們下山到了島的不同方位,變成現今幾個部落。引領人離開洞穴的光線,來自戰後進入蘭嶼的基督宗教,吳其育將平面素材拼貼的裝置《熱帶光》與影像裝置《折射》共同展出,鋪陳了島嶼之間展後發展的相互參照,熱帶光即經過熱帶島嶼的光,作為台灣外島的蘭嶼則是折射出另一個島嶼形象。

「《熱帶光》的拼貼像是視覺腳本,《高速落海》就是從它發展成影像。」2017年發表的雙頻影像《高速落海》將飛彈危機的敘事延伸發展,堆疊中國央視與台灣台視所播的新聞畫面──兩者令人困惑地如出一轍,無從得知究竟是哪一方拍攝的──以及近年兩岸局勢再度緊張起來的共機繞台畫面,「常在網路上看中國的軍機拍照說『我們到了哪裡』,同一架飛機的照片裡面會有不同的山疊在一起,最早沒有官方的說法,只有鄉民在猜測照片中的地點,可能是北大武山、南大武山和玉山。」此外,藝術家也使用空拍機的畫面提出另一個對應上述若林正丈的假設。這讓人想起布希亞「波灣戰爭不曾發生」的論調以及俄國諺語「中國的最後警告」,只不過昔日透過電視媒體植入台灣人記憶的恫嚇,如今可能以更加幽微的資訊戰形式滲透在日常通訊之中。

《高速落海》,錄像裝置,尺寸視展場空間而定,2017
《亞洲大氣》,三頻道錄像裝置、文件,尺寸視展場空間而定,2018。影像截圖

空拍影像在《亞洲大氣》中有更多的鏡頭,談及這件曾在空總台灣當代實驗場展出的影像裝置時,吳其育笑說「亞洲的空氣很複雜啊」,其複雜之處透過一架飛越南海的虛構「亞洲航空」(Air Asia)班機帶出,作品中提到的亞洲航空其實是兩家實際存在但並無關聯的公司:以「Now everyone can fly」為口號的東南亞最大廉價航空,以及自冷戰開始在台北設立、最初專門為美軍維修軍機的公司。

前者使得許多東南亞人可以自由旅行,但在飛過南海的同時,鮮少旅客意識到其實飛越了多個不同國家的飛航情報區。然而不論是中華民國1947年在該區域以「11段線」,或中華人民共和國1953年以「9段線」所劃設出的南海國界,以及環南海的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主張,都屬各執其詞,也因此便未有任一方在該區域劃設領空,「亞洲的垂直空間是複雜的,這是戰後遺留下來,似乎不會解決的問題」。

後者則呼應作品展出地曾作為中華民國空軍總司令部的歷史。空總辦公室中遺留的一張「空域作戰指揮圖」是這件作品中一個關鍵的視覺素材,不同局部的地圖組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張完整的畫面。錄像的最後,是用空拍機分格大量拍攝空總建物的各個角度,以不同瞬間拍下的照片合成出的3D建築圖──如同那張空域作戰圖,必須拼貼才見得全貌。在展示形式上,藝術家嘗試做出「空間的VR」,他提到許多電競型空拍機頭套就像VR頭套,使用者以第一人稱視角實時觀看拍攝的畫面,視野與鏡頭會同步轉向,「觀眾走進去的是正在生成立體影像的空間,所以才把那兩個影像分開在不同房間裡,你沒有辦法同時看到」。

相較上述幾件著重政治隱喻的作品,2018年的《反覆驗證》是吳其育認為自己開始思考技術問題的轉變點。在搜尋引擎打上關鍵字,網站自動跳出建議搜索的詞彙;寫email時,電腦自動帶入接續的句子;登入某些網站前,被要求選出圖片中包含紅綠燈的圖像,以驗證自己不是機器人⋯⋯這些場景我們都熟悉不過。有關人工智慧的經典測試「中文房間」證實,只要資料庫夠完善、機制設計得夠好,機器即便不懂中文也能回答用中文提出的問題,「有陣子出現許多假新聞,每個人在語言裡面有不同的意識形態、立場、種族,機器可以辨識中文房間的中文是哪一種中文嗎?」吳其育設計了一個機器手臂,不斷在畫面中書寫某個腳本,錄像旁白則像另一個角色,兩者在片中反覆詰問,究竟螢幕這個介面背後是什麼?

《發光半導體未來》接續這個提問,以四頻道的影像裝置具象化一道由螢幕背後傳遞出的光線,依照傳輸的方向,每道螢幕播放著內容相同但有些微時間差的影像。在影像的敘事中,假定了一個只有人造光的未來環境,「自然的光線是持續的,人造光是間斷的、有頻率的;自然光對人類生命來講是無限的,但人造的光如網路訊號、電力,都可以被計量;自然光只要待在室外就可以擁有它,沒有人可以限制你,但人造的光就有一個擁有者或供應商;自然光照在東西上面,它反射了之後讓你認識了這個物件,但是人造光是存在本身,它只有訊號,並不反射什麼,它就是影像的本身」。

《發光半導體未來》,多頻道錄像裝置,17’6”,2020。影像截圖

2019年日韓貿易戰是作品引用人造光在現實中掀起巨浪的事件之一。由二戰時期的「徵用工」賠償爭議作為導火線,日本使用貿易制裁,禁止面板與半導體生產原料出口至韓國,嚴重影響許多韓國科技大廠產能。吳其育提到他造訪韓國期間正值當地抵制日本的情緒高漲,許多店家都自主掛上抗議標語,「半導體產業可以說是韓國的經濟命脈,但我覺得主要是(這個技術)已經內化成他們的生活方式。人造光線會實際影響他們的情緒,與技術、光線直接連動」。不過數年後的今日,韓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又因進口半導體材料再度上升,若人造光是影像本身,這必然是一幅關於經濟殖民史的影像。

綜觀吳其育多年來的創作,透過拼貼模糊界線創造出的影像論文(video essay)似乎已是他相當熟稔的手法。近期的個展「封閉世界的設定集」主要展示他的研究架構,同時包羅他歷年來關注的主題。所謂「封閉世界」並非相對於「開放世界」的絕對區分,吳其育將其視為性質與手段,除了參考保羅.愛德華茲(Paul Edwards)《封閉的世界:冷戰籠罩下美國的計算機與話語政治》這本分析冷戰期間科幻電影場景類型的著作,他也舉例近年反全球化浪潮、川普當選、英國脫歐等,各地較為保守、民粹的意識形態群體,逐漸又將彼此間的壁壘慢慢築高,如2019的日韓貿易戰,即是一種藉由封閉所達到的生存手段。


VOP:在你的作品中,影像所扮演的角色比較像是要視覺化這些敘事嗎?

相較於影像,主要呈現的是視覺化的數據、資料。比較明確使用的影像之一是在李崠山古堡拍的照片,那是新竹山上的一個碉堡,裡面滿佈槍眼。這是其中一個槍眼看出去的照片,是一個殖民者的視角。

這座碉堡很有趣的是,因為有棱堡的設計使得不需要很巨大的城堡就有辦法守備,衛兵能沒有死角地守備在城牆底下的敵人,在有火砲之前這樣的城堡基本上很難被攻克。除了在歐美以外,亞洲除了最早現代化的日本有使用這個設計,其他地區很少見,東南亞的都是荷蘭人或英國人蓋的。其中一部錄像旁白提到這些遺跡是認識封閉世界的鑰匙,你能辨認這些遺跡才能看到。

VOP:《封閉世界的設定集》所討論的尺度都是國家層面還是也涉及個人層面?

不一定是國家,但是是群體。作品引用了娜洛.霍普金森(Nalo Hopkinson)「你的科幻是我的殖民」的概念,指的是科幻有一個冒險文學的傳統,那些冒險經驗很多是來自人在異地的體驗,可能從大航海時代開始有的。但是以非歐美的環境來講,跟不同族群的接觸事實上是一個被殖民過程,只是在科幻故事裡轉換了環境,是到外星去開採、見到外星生物,但許多實際上真正發生的故事可能是在非洲或亞洲。

《封閉世界設定集:在全球封鎖下環島》,隨機組合播放,10分,2020-2021

VOP:目前這個研究計畫還在繼續進行嗎?

對,設定集就是把故事有的元素搜集起來,我一直想把這個架構的其他部分像《發光半導體未來》那樣去發展成不同的計畫。但2021年在立方計劃空間的展覽中,我把敘事的結構變成展覽的主軸,展示計畫的工作方法。我有很多非單一螢幕呈現的影像裝置作品,我覺得之後可以從這個研究計畫發展出更不線性的影像。


吳其育(1986-),透過動態影像與影像裝置等媒材進行創作,主要關注於受技術所建構的人類文明世界觀,其物種、事物、環境所遺失與未能建立的連結,並從亞洲地緣的歷史與想像中推辨物物之間的依存關係。作品曾於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時代美術館,廣州(2021)、台北當代藝術館(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台中(2020)、上海雙年展(2018)、台北雙年展(2017)、TKG+ Project,台北(2017)、EXiS影展,首爾(2017)、Arkipel影展,雅加達(2016)。並於2017年獲得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曾於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

近兩年以《封閉世界的設定集》與《發光半導體未來》等系列作品,發表於立方計劃空間與台北當代藝術館,透過島嶼生態系的生成、東亞經濟史與原始資源的誤用和掠奪來審視近代科幻故事結構中的殖民特質,同時回應著疫情以降與後全球化時代的物種-環境關係。


圖 | 吳其育提供
發佈日期 | 2022年3月4日

訂閱《攝影之聲》電子報 Subscribe to VOP e-letter

Support VOP
  • 想像分岔:吳其育的影像論文

    想像分岔:吳其育的影像論文

    文/李佳霖 每次觀看吳其育作品,總被層次豐富的影像堆疊與旁白敘事所吸引,有時是架空的敘事設定,但更常在其中發現…

  • 不斷逃逸:吳家昀的影像與裝置

    不斷逃逸:吳家昀的影像與裝置

    文/李佳霖 推開木門進到展間,幽暗的空間裡,未上漆的木板、成卷的氣泡紙、冷氣風管前持續飄動的塑膠袋,頓時以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