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戰爭就在「眼前」!從望遠鏡、瞄準鏡、潛望鏡、攝影機具到雷達、衛星、無人機與視覺傳感技術的發展,光學史、攝影史與戰爭史之間呈現了同步推進的密切連結。正如哲學家維希留(Paul Virilio)所示,啟蒙之光迎來了攝影術與相機,迎來了連續攝影與電影,迎來了自動化武器,迎來了偵攻一體的光學軍備,迎來了視聽感知的轟炸交火,迎來了核彈爆炸後劇烈的「光」的照明⋯⋯。回想一下戰爭與攝影、電影、電玩遊戲相互繼承、共同演化的親密關係,一切並不奇怪──因為視覺機器正是戰爭機器。
Comments closed作者: VOP
日本實驗電影導演、錄像藝術家飯村隆彥(Takahiko Iimura,1937-2022)於近日逝世,超過五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他的實驗短片、錄像裝置和表演在國際間備受重視,留下的文字也見證他對於影像和藝術媒材的省思。
Comments closed適逢德國指標性藝術家葛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年屆九十之際,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為他舉辦了一場大型回顧展,在橫跨其創作生涯的逾百件作品中,可見李希特為繪畫技術帶來的革新、對於圖像的思索,以及與當今視覺文化現象的連結。
Comments closed盧森堡讓大公現代美術館(Musée d’Art moderne Grand-Duc Jean)現正展出英國藝術家塔西塔.迪恩(Tacita Dean,1965-)個展。迪恩自1990年代起持續探索攝影、素描、凹版印刷、大型黑板粉筆畫等創作媒材,以及其最具代表的電影膠卷。
Comments closed文──郭力昕
就影像文化來說,對於攝影處理政治性題材的再現分析,並不足以完整理解影像被賦予的政治性功能和意義操作;泰格認為,我們需要探究的,是影像再現現實所涉及的整套社會話語和意義生產系統,以及其中複雜的權力運作。這是他所稱的「再現的政治」。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