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日本實驗電影導演飯村隆彥逝世

日本實驗電影導演、錄像藝術家飯村隆彥(Takahiko Iimura,1937-2022)於近日逝世,超過五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他的實驗短片、錄像裝置和表演在國際間備受重視,留下的文字也見證他對於影像和藝術媒材的省思。

在1966年移居美國前,飯村隆彥活躍於日本的前衛藝術場景,受到新達達、偶發藝術等西方藝術運動的影響,發表了數件概念影片,諸如在從垃圾堆撿來的動植物生殖教育片上打洞的《論眼睛強暴》(On Eye Rape,1962)、拍攝東京灣海邊廢棄物的《垃圾》(Junk,1962),或是將性愛中的肉體抽象化的《愛》(Ai,1962-1963)。當時東京並無電影節接納實驗電影,飯村隆彥多於藝廊放映作品,將之稱為「影片演奏會」(film-concert)。1964年,他和同在東京的電影史學家與實驗電影導演唐納.里奇(Donald Richie)創立名為「日本獨立影片」(Japan Film Independent)的團體,並舉辦第一個實驗電影節。隨後,經由小野洋子(Yoko Ono)引介,紐約前衛電影影人約拿斯.梅卡斯(Jonas Mekas)看了《愛》之後撰文稱讚,所獲好評使飯村萌生前去紐約闖蕩的想法。

在紐約,飯村隆彥持續製作膠捲裝置(film installation),進而發展出兩種類型的作品:第一類型中,投影機、投影光束、膠捲等放映的各個組成要素成為主角,沒有影像,把觀眾的注意力牽引至投影系統上;第二種作法同樣使用無畫面的膠捲,但是以分、秒或影格作為單位,讓觀眾直截感受到時間的流動。在代表作《死電影》(Dead Movie,1968年首次在紐約展出)中,兩台16釐米投影機面對面擺放,其中一台只投射光束,使對面投影機的影子顯現在景框中,而從天花板垂吊的膠捲雖然裝載於第二台投影機上,卻擋住其投影路徑,機器徒勞運轉,無能投出影像。

七〇年代,飯村拾起Sony Portapak手提攝影機摸索錄像藝術,聲音與影像的非同步、即時播放、延遲等手法開始被應用於作品中。發表於1980年的《這個是攝影機拍的這個》(This is a Camera Which Shoots This),兩組攝影機和顯示器同樣面向彼此,螢幕畫面和真實物件並置,印於牆上的斗大作品名稱彷彿是一句沒有結尾的話,呼應這件錄像雕塑的設計邏輯。飯村的實踐一直保有與科技演進對話的性格,電腦普及後,他製作了超過20件以CD-ROM或DVD為形式的作品。

This is a Camera Which Shoots This,1980

除了諸多被藝術、電影史學家歸類為結構電影與早期錄像藝術的作品之外,飯村隆彥也積極結合表演和投影,將經驗擴展至銀幕之外:每次展示時應當不變的影像作品可以成為一次性的經驗,反之,現場表演也滲入了具有可重複性的元素。

飯村在2022年7月31日辭世,他的創作自述與筆記,於2007年以英文出版成冊,充分體現跨文化、跨媒介的思維。在或許最常被引述的文章〈論映畫〉(On Reflected Cinema,1978)中,飯村把電影的思考推回至日文的「映畫」(えいが),比起英文「movie」,映畫更強調光的反射而非畫面的動態。此外,日文「間」(ま)的概念、音樂與話語中的寂靜、東方繪畫傳統的留白,在他的創作和書寫中皆一再浮現,也是日後整理與回望其豐富作品的線索。


文 | 閻望雲
發佈日期 | 2022年8月11日

訂閱《攝影之聲》電子報 Subscribe to VOP e-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