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 內 借 閱] 是VOP自發的線上單元,我們將不定期(但持續)從公共圖書館書架中,挖掘攝影書和大家分享。在這個單元所介紹的攝影書,都可以從公共圖書館免費借閱 ; 單元文章只要註明出處,文字皆無償提供非營利用途的自由轉載及引用,以推廣攝影閱讀資源。也歡迎投稿至VOP信箱 : reader@vopmagazine.com。
Comments closed作者: VOP
「影會時期」是二戰結束前後台灣本土攝影愛好者及照相業者,與中國撤退來台的攝影愛好者,二者相互接軌交錯所形成的時代意象。
Comments closed[館 內 借 閱] 是VOP自發的線上單元,我們將不定期(但持續)從公共圖書館書架中,挖掘攝影書和大家分享。在這個單元所介紹的攝影書,都可以從公共圖書館免費借閱 ; 單元文章只要註明出處,文字皆無償提供非營利用途的自由轉載及引用,以推廣攝影閱讀資源。也歡迎投稿至VOP信箱 : reader@vopmagazine.com。
Comments closedSince Simon Baker became the first curator of photography and international art at Tate Modern in London, his work has somewhat become an indicator of 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Comments closed十月開跑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以「綻放的運動影像」為題,放映一系列日本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1936-1992)經典的抗爭運動紀錄片,聚焦於小川攝製組早期拍攝的學生運動、三里塚鬥爭系列與牧野村系列作品,是閱讀本期VOP的指定延伸電影,請大家不要錯過。
Comments closed本期由郭力昕、張世倫、李威儀、廖偉棠、冨山由紀子、東方輝、港千尋、顧錚與伊妮絲築起筆陣,進入台灣、香港、中國與日本的反叛運動場景。我們試圖重回台灣黨外運動興起的70年代、街頭狂飆的80年代,直至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佔領現場,在抗爭照片、影片與攝影書堆中,追尋抗議攝影與影像政治的軌跡;同時爬梳香港與日本社會運動與抗議攝影的發展歷程,並針對60年代在日本引發的大規模抗爭事件──「三里塚鬥爭」進行了抗議攝影書考;另外也從達達主義攝影蒙太奇,看影像藝術的政治反抗。這期也特別邀請三位戒嚴世代的資深攝影工作者──宋隆泉、蔡明德、許村旭──進行影像對談,重現他們在《自由時代》、《人間雜誌》等新聞媒體工作時期在街頭運動前線攝影的衝撞實況。而內頁夾帶的《SHOUT》,則收錄香港攝影師林亦非在台灣三月學潮裡對懸浮青春的影像素描。
Comments closed談起台灣的空間攝影,李國民記錄了無數的建築作品,並發表《你可以死兩次》、《觀心經》等系列創作。作為台灣近代空間美學的重要紀錄者,他以生活看待設計,透過對空間的觀看閱讀,將場域的形體、精神,捕捉在影像的光影對話之中。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