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OP
文 / 陳含瑜
封面上,灰塵和髒東西跟著底片所紀錄的影像一起被放大沖洗出來了。在朦朧的黑色中這些雜質看起來像星辰,粗獷的雜訊和不尋常的顆粒同時喚起曖昧不明的記憶和神秘的氣氛。在橫田大輔的照片沖洗實驗中,一般沖洗放大時過濾水質與去除灰塵的程序被刻意忽略,進而產生他獨特的風格。
Comments closed數量稀少而價格昂貴的攝影書總是令人難以接近。但現在許多絕版和經典的攝影書有機會在數位世界中重生,讓人得以一窺它們的面貌。日本的「Shashasha / 写々者」,就是將紙本攝影書籍數位化的線上計畫,探索著當前數位攝影書閱讀的可能型態。以下是我們與「Shashasha」主編/設計師林怡貞進行的簡短問答。
Comments closed文 / 李威儀
這是一本談論攝影卻又沒有任何攝影的書。聽起來有點弔詭,但的確,這本書邀集62位知名攝影師撰文,卻不談他們拍到了什麼,而是如標題所說的,談他們「沒有拍下的照片(photographs not taken)」。
Comments closed為什麼觀看「物」? 攝影給予我們一個凝視的機會,將物件從生活的脈絡抽離、放大,使我們對日常物質的注目,建構為一個新的物語。我們的目光在物件裡探索,或在物件裡迴避,似是更為貼近,似又更為疏離。
Comments closed2013年第37屆金鼎獎雜誌類最佳主編獎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主編李威儀 這份出版界的年度大獎,同時獻給一直以來給予《VOP攝影之聲》支持和鼓勵的讀者朋友,在獨立出版的這條路上,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陪伴 ! 謝謝你們 ! 我們繼續努力 ! The 37th Golden Tripod Awards for Publications (Magazine Categories, 2013) / Best Chief Editor : Voices of Photography / Wei-I Lee 訂閱VOP,支持獨立出版 : www.vopmagazi…
Comments closed文 / 李威儀
以一張正面肖像照和一張側面照,所組成的典型囚犯照片,配合仔細描述的犯人面部特徵紀錄,以便用於罪犯管理建檔和辨識分析。這個現今聽起來再普通不過的犯罪調查常識,是來自在19世紀末發展出一套人體測量學、重新給予人類臉孔定義的一個名字——艾爾峰思‧貝迪詠 (Alphonse Bertillon) ,罪犯的午夜夢靨。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