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於最後一刻宣布停辦的法國阿爾勒攝影節(Les Rencontres d’Arles),於今年七月初重新為法國夏天的藝文活動揭開序幕。一如以往,路易.霍德黑發現獎(Prix découverte Louis Roederer)在開幕週期間公開得主:塔拉.卡納克(Tarrah Krajnak,1979-)的攝影計畫「大師儀式之二:韋斯頓的裸像」(Rituels de maîtres II: les Nus de Weston),批判地回溯現代攝影史,獲得評審團獎的肯定;觀眾獎則頒給藝術家伊拉尼.伊露斯(Ilanit Illouz,1977-),2016年至今,她透過攝影材料反芻遊歷蓋爾乾河(Wadi Qelt)的經驗,在這屆攝影節揀選系列中的部分作品重新展出。
Comments closed分類: Event
本場新書發表座談會,將邀請影像文化評論人及研究者郭力昕、李立鈞,與本書作者張世倫共同對話。透過這本書,探討攝影與「攝影史」在台灣發展的歷史辯證。歡迎您前來參加。
Comments closed攝影史敘事工作坊系列接連進行兩場由藝術家侯怡亭主持的「歷史繡場工作坊」,從侯怡亭的創作基礎延伸,將台灣日治時期女性教育發展的「家政」體制規訓,透過影像刺繡習作,開展對於女性 / 歷史 / 勞動 / 身體的認知與記憶創造的實踐。
Comments closed「歷史後像:攝影史敘事工作坊」的第二場,由藝術家高俊宏帶領,進行田野踏查與影像敘事習作。在三天的工作坊中,首先前往位於台北新店的「安康接待室」,此處是1970年代台灣白色恐怖時期警總軍法處軍事看守所偵訊及羈押監禁政治犯的秘密所在,如今已成廢墟。過去,許多人在正式入罪監禁前,曾被帶來這裡拷問拘留。這裡有十數間被稱為「休養室」的羈押房與佈有監看裝置的訊問室,以及迷宮般的狹窄廊道與檔案室,許多殘留的遺跡是仍深藏在暗處的台灣社會史。
Comments closed首度由《攝影之聲》策畫、空總C-LAB共同舉辦的「攝影史敘事工作坊」,從三月開始起跑,是一系列由藝術家與影像研究者帶領,並以「影像-歷史-創作」意識為出發的工作坊,也是我們在2019年的重點活動。🤘
第一場工作坊「航遙測影像檔案工作坊」,由地理學與影像檔案研究者黃同弘打頭陣,從戰後美軍航拍偵察照片,一探台灣最早的航空影像紀錄,並學會運用開放檔案資源、操作歷史GIS系統、Google Earth與地理判讀方法(重要!),從中探尋「台灣影像」的建構歷程。
Comments closed本場次將完整放映難得一見的、張照堂於1974年拍攝的紀錄片《大甲媽祖回娘家》! 同時邀請影像文化評論者郭力昕與談。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