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漂浮電影──未知的水域」(Floating Cinema – Unknown Waters)電影節正於威尼斯展開,以特殊情境為號召,觀眾可以乘坐小船於水上觀影。
Comments closed分類: News
2013年4月我在北京旅行途中結識在三影堂工作的毛衛東先生,那次短暫的會面聊的什麼我已不記得了,印象中只剩他認真而熱情的黝黑的臉,和北京城裡漫天狂舞的白色柳絮。
Comments closed2020年於最後一刻宣布停辦的法國阿爾勒攝影節(Les Rencontres d’Arles),於今年七月初重新為法國夏天的藝文活動揭開序幕。一如以往,路易.霍德黑發現獎(Prix découverte Louis Roederer)在開幕週期間公開得主:塔拉.卡納克(Tarrah Krajnak,1979-)的攝影計畫「大師儀式之二:韋斯頓的裸像」(Rituels de maîtres II: les Nus de Weston),批判地回溯現代攝影史,獲得評審團獎的肯定;觀眾獎則頒給藝術家伊拉尼.伊露斯(Ilanit Illouz,1977-),2016年至今,她透過攝影材料反芻遊歷蓋爾乾河(Wadi Qelt)的經驗,在這屆攝影節揀選系列中的部分作品重新展出。
Comments closed著名法國藝術家克利斯蒂昂.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7月14日於巴黎逝世。波坦斯基以探討記憶、童年、死亡、日常、存在與缺席的攝影裝置、雕塑、繪畫和錄像作品聞名國際。
Comments closed為了延續攝影藝術,強化攝影文化資產的典藏、研究與知識推廣,德國近兩年來正在研擬「德國攝影中心」(Deutsches Fotoinstitut)的成立計畫。然而,討論卻停滯於選址問題,杜塞道夫與埃森兩個城市之間的競爭被推至前景,奪走此刻的焦點,現階段仍然懸而未決:這個國內乃至國際上指標性的攝影藝術機構,究竟會座落何處?
Comments closed在疫情之下,網路影音媒介此時更加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認知與理解,但是「什麼被允許可以放上網?什麼被允許可以轉發?誰有權決定什麼內容有害?什麼時候那些內容會被移除?」美國藝術家卡洛琳.辛德斯(Caroline Sinders)近期的藝術計畫正對於我們熟悉的網路世界秩序提出一連串敏感的質疑。
Comments clo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