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Google以AI重現二戰時期燒毀的克林姆畫作

「Google藝術與文化」近期舉行一場線上回顧展,展覽最大亮點是以黑白照片重建、再由人工智慧上色的畫作,重現奧地利分離派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在二戰時被燒毀的十九世紀作品。除互動式展間設計,也展出首次數位化的手稿與檔案,是視覺藝術與電腦科學的跨域合作。

克林姆被燒毀的三幅畫作《哲學》(Philosophy)、《醫學》(Medicine)、《法學》 (Jurisprudence)通稱為「學院畫」(Faculty Paintings),於1894年受委託製作,預定展出於維也納大學的廳堂,每幅畫作將近四公尺高,分別代表大學的三個學院。然而,1900年首次展出時,卻因為畫中對於肉體的描繪以及慾望的象徵運用引來強烈批評,遭到維也納大學拒絕,自此開啟「學院畫」的多舛命運。二戰時期,「學院畫」落入納粹手中,被存放在奧地利的伊門多夫堡(Schloss Immendorf);1945年,當地捲入戰亂,三幅畫作在一場城堡大火中全數毀壞。

這場名為「克林姆對上克林姆──爭議人物」(Klimt vs Klimt — The Man of Contradictions)的展覽,Google團隊以僅存的黑白照片出發重建「學院畫」,由維也納美景宮(Belvedere)的策展人、也是克林姆專家法蘭茲・斯莫拉(Franz Smola),首先搜羅關於當年原作展出的描述,透過文字,確認「學院畫」的大略上色狀態(例如,1909年的報導曾這麼說:「⋯⋯鑽石與受難者鮮血般的紅寶石裝飾著金色的刑具。」),並比對畫家同時期其他作品的上色技法。在人工推演色彩分佈的同時,Google團隊也進行各種演算法模組實驗,採用紅綠藍數位點陣,試圖在黑白照片存有的三分之一的資訊量之上,推測、模擬、重建另外三分之二的顏色資訊。

「Google藝術與文化實驗室」的訪問研究者艾米爾・瓦那(Emil Wallner)則比較了多組機器學習的成效,在分析各個演算法的試誤之後,開發出專門為「學院畫」上色的模組。一般來說,一個演算法需要五千個影像,才能自動做出一個物件。訓練期間,這個新模組消化了一百萬張照片、91749張藝術作品的圖片,進而更準確地處理邊緣、材質、構圖原理,如此一來,透過「師法」數千名藝術家,便能使上色過程臻於連貫。此外,「Google藝術與文化實驗室」裡的80張克林姆繪畫的圖片,當然也成為演算法重要的學習素材。

像素被轉換為數字,機器透過反覆運算學習上色

瓦那特別強調,AI機器學習和十九世紀早期的紡織工程技術有些相似。以前的技師會針對最後的印花,回頭調整機械的金屬與木齒組件:消除誤差的方法,唯有經由誤差的累積,不斷重複微調,才能獲得理想的產出。機器學習根基於相當的試誤原理,只不過,演算法取代了工程師的部分職責,以一系列的數學運算校正誤差,自動將大量的輸入與輸出配對,供使用者檢視是否已達到目標。

每個演算法需要五千張影像學習,以模仿現實世界的色彩,有時也以人工色點引導運算

策展人斯莫拉對於作品上色的成果表示肯定,並認為透過機器運算,可以使人信服克林姆真的在作品上使用那些顏色。儘管無法脫離一定程度的臆測,透過藝術史、大數據、人工智慧,在歷史上佚失的作品正以另一種方式重現。


文 | 閻望雲
圖 | © Google arts & culture
發佈日期 | 202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