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德國指標性藝術家葛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年屆九十之際,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為他舉辦了一場大型回顧展,在橫跨其創作生涯的逾百件作品中,可見李希特為繪畫技術帶來的革新、對於圖像的思索,以及與當今視覺文化現象的連結。
展覽的焦點之一,是李希特於2014年完成的《比克瑙》(Birkenau),這是一件並列四幅2.6公尺長、2公尺寬的抽象繪畫,在每一幅畫作的起始,李希特先描摹1944年從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偷渡而出的照片,接著在其上塗抹層層油料,最終演變為疊加、多區塊、缺乏可辨形體的平面,使照片畫面隱而不顯。這件作品自2016年首次展出後,其創作過程及其追問的歷史記憶即引發討論。李希特曾言,製作《比克瑙》宛若面對一項艱鉅的藝術課題。
二戰期間,波蘭抵抗團體把相機和膠卷秘密送入集中營,一位名為阿貝托.艾略拉(Alberto Errera)的希臘裔猶太人在營內拍攝了四張照片,包括被送入毒氣室之前的女性隊伍,以及特別工作隊露天燃燒屍體的畫面,隨後由波蘭人艾蓮那.達童(Helena Datón)將膠卷送出集中營。面對在極端情境獲取的影像證據,法國哲學家暨藝術史學家喬治.迪迪—于貝爾曼(George Didi-Huberman)便曾在2004年的著作《影像,無論如何》(Image malgré tout)中,大力駁斥大屠殺不可再現與不可想像之說;而後,匈牙利導演拉斯洛.奈邁施(Lászlo Nemes)也受到這批照片震懾,在2015年拍攝的長片《索爾之子》(Saul fia)中以這些照片的生成經過作為片中關鍵情節;而李希特則藉抽象繪畫的製作過程,持續追問影像可以具備何等程度的再現,引發圖像的美學和倫理思索。由於作品本身的紀念性質,李希特更特地於2021年宣佈將《比克瑙》永久租借給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SPK),以避免畫作進入藝術市場。
攝影的客觀性和可信度(plausibility),一直是李希特的創作中不斷浮現的主題。在所謂「照片繪畫」(photo painting)裡,李希特經常使人無法明辨,究竟是繪畫在重新描述照片時模糊了畫面的某些部分,抑或繪畫精準表現了一張失焦的照片。這個系列也不時透露來自家庭生活的記憶,例如女兒的肖像《艾拉》(Ella,2007)。2011年,漢堡藝術廳(Hamburger Kunsthalle)以「失焦」(out of focus)作為展覽主題,探討模糊的圖像語言如何在李希特的繪畫裡被重新展現,並展出受其照片繪畫影響的後進作品,由此將影像的模糊化視為藝術家對現實再現的質問。
李希特在1980年代開始在照片上塗抹顏料,這些照片保留了部分原貌,卻增添了溢出畫面的顏料。李希特曾說,攝影是「幾乎百分之百的圖像」,而繪畫則由實際顏料構成,「給出了圖像」。對李希特而言,圖像的問題似乎無所不在,從歷史檔案、警方紀錄、生活照,乃至拍攝者不詳的業餘攝影,這些素材所指涉的現實,皆能夠透過藝術手法重新斟酌。藝評家彼得.施哲達爾(Peter Schjeldahl)將李希特的創作概念稱之為「徹底的懷疑論」。
在爬梳以畫布和相紙為底的作品之外,這項展覽也展出諸如素描、鏡面裝置和其他探索性的系列:《4900種顏色》(4900 Colours,2007)為亮漆鋁塑板,由電腦程式隨機生成的196個色板單位組成,每個色板包含25個色塊,李希特再發展出各種排列組合,使最終作品具有11種可能。李希特60年來的創作生涯,在題材上的各種變奏,加上對影像不確定性的敏銳考察,使其創作活動成為觀看原理的展現。
Gerhard Richter ゲルハルト・リヒター展
地點 Venue: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展期 Dates:2022.6.7 – 2022.10.2
文 | 閻望雲
圖 | © Gerhard Richter 2022,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rt, Tokyo
發佈日期 |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