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Posts

希朵.史戴爾拒絕德國聯邦十字勳章

Hito Steyerl 。Dominik Butzmann攝影

藝術家希朵.史戴爾(Hito Steyerl)九月中在《時代週刊》(Die Zeit)發表一封名為「致聯邦總統⋯⋯」的公開信,回絕表揚各領域傑出人才的德國聯邦十字勳章(Bundesverdienstkreuz),批評防疫政策對文化與教育的漠視。身為一名具有德國與日本雙重血統的藝術家,史戴爾也質疑,這份德國最高榮譽貢獻獎,看似反映國家對文化多樣性的重視,卻可能徒具形式,未能面對真實存在的歧視與不平等。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感覺中樞

文──陳琬尹

  從生理學的角度,「感覺中樞」(Sensorium)為腦和中樞組成的神經系統,是一套生物體內的感覺機制,負責接受聽覺、觸覺、視覺、味覺和嗅覺。五感作為人類理解世界的基本感官,在現代哲學開端的心物二元論中──認為心智(mind)與身體(body)是分離的,被視為是身體功能而被賦予較低等的評價。笛卡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分離的心智與身體唯有透過腦結構中碗豆般大小的「松果體」進行協調才能完整運作,而松果體也是靈魂所在的器官──在笛卡爾逝世將近三個世紀之後,松果體經研究發現實際上是負責分泌褪黑激素與調節生理時鐘的感光腺體。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數據視覺化

文──謝佩君

  數據視覺化可以簡要地理解成將數據以任何圖像或視覺科技轉譯成明確、可辨識的形式之操作過程。例如,渴望宵夜的我們眼巴巴地望著Uber Eats程式地圖中,鹹酥雞(司機)不能再慢地向我們駛來,或是,觀看大聯盟小熊隊賽事轉播時,每一名打者選球或揮棒時身旁的好球帶圖示。換言之,數據視覺化作為每日生活的基礎設施與認識體系,仰賴視覺與象徵系統,將常人不可見的數據(松山區晚上十點的車流量、交通號誌變換間隔,或是瑞格里球場本壘上方與一壘側的高速追蹤攝影機)即時化為觀者可見、可理解,和我們熟悉的象徵系統類同的圖像與影像。

Comments closed

如何抵抗監控資本主義:智慧助理的獨白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甫於九月中閉幕,本屆邀集的作品以多樣的生命尺度,指出數位技術帶來的可能,並關注科技如何重塑人與周遭環境的關係。科技發展的現下,電腦運算仍是維繫系統結構的基本活動。相應地,藝術嘗試對程序(process)牽涉的種種議題做出回應時,傾向反省數據採集、機器學習等「數位基礎建設」(digital infrastructures)工程,如何影響人的自身定位。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科技與技術

文──王柏偉

  最近去朋友家,剛好遇到年幼的小朋友滑著二十年前一點都不智慧的古董手機,一邊呼喚著他的阿嬤說,手機壞掉了,螢幕壞掉都不會動!這件事讓我想到,或許當今四十歲以上世代在哀嘆數位原生世代文字能力退化、圖像思維主導的同時,並沒有意識到,從媒介史與科技史的角度來看,自己可能是印刷術時代的最後一代。

Comments closed

演算法的歧視:誰被消失了?

Twitter的演算法近來頻繁引起話題,使用者主動出擊,測試社群軟體的演算法機制。面對質疑,Twitter內部團隊屢次公開回應,並且承諾修正。八月中,Twitter公佈首屆「演算法賞金比賽」結果,首獎頒給瑞士洛桑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生波哥東.庫里尼奇(Bogdan Kulynych)。他的研究指出,自動影像裁切帶有偏見,傾向選取年輕、瘦長、淺膚色的面孔。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