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Posts

關鍵詞──科技與技術

文──王柏偉

  最近去朋友家,剛好遇到年幼的小朋友滑著二十年前一點都不智慧的古董手機,一邊呼喚著他的阿嬤說,手機壞掉了,螢幕壞掉都不會動!這件事讓我想到,或許當今四十歲以上世代在哀嘆數位原生世代文字能力退化、圖像思維主導的同時,並沒有意識到,從媒介史與科技史的角度來看,自己可能是印刷術時代的最後一代。

Comments closed

演算法的歧視:誰被消失了?

Twitter的演算法近來頻繁引起話題,使用者主動出擊,測試社群軟體的演算法機制。面對質疑,Twitter內部團隊屢次公開回應,並且承諾修正。八月中,Twitter公佈首屆「演算法賞金比賽」結果,首獎頒給瑞士洛桑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生波哥東.庫里尼奇(Bogdan Kulynych)。他的研究指出,自動影像裁切帶有偏見,傾向選取年輕、瘦長、淺膚色的面孔。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數位

文──謝佩君

獨特且同一為了數千不同聲音而存在的聲音,
獨特且同一為了所有水滴而存在的海洋,
一獨特且喧囂的存有為了所有的存在。
──德勒茲,《變異與反覆》

  我們能否在不提及任何數位物件──無論是應用程式或是筆電──的情況下談論數位?以上述詰問作為一種思考實驗,此處試圖將數位用來形容所有一分為二,一種區分並判定的分析方法以及表徵模式。跳脫大眾熟知的維基百科定義與電算工程術語,我想將數位視為一種文化條件:既是象徵系統也是一種存在的模式。一方面,這則思考實驗幫助我們歷史化數位一詞,追溯數位的概念於歷史之初──當數位可以是零維空間上的點或是一維空間上的線。另一方面,視數位理論為一激進政治實踐的發端,意即,關於團體的想像,如德勒茲所言:「獨特且喧囂的存有為了所有的存在」。我希望邀請讀者將數位視為思考實驗的起點,從物質形式與概念兩個切入點著手,體會數位何以能作為當前科技社會情狀的批判詞彙。

Comments closed

關鍵詞──影像

文──李立鈞

  關於「影像」,我們所知甚多。但也正是因為「所知甚多」,要為「影像」書寫一篇恰如其分的介紹文字反倒顯得無比艱難。這邊的「艱難」並非來自篇幅的限制,而更是更涉及了「影像」一詞原生的特質:「影像」指涉的對象實在太過寬綽、分歧、蕪雜,從繪畫、圖片、景色、意象、視域、想像、心像、夢境、隱喻、象徵到海德格所提出的世界圖景云云,我們要如何將這些各有其生成環境、使用脈絡、理論意識的指涉對象收束到「影像」的條目之下,並賦予它一個穩當的操作定義?再說,光是此處為何是使用「影像」,而非「圖像」,就已經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面對影像,與其嘗試賦予它一個通體適用、辭典條目式的解釋,不如回到更基本的角度來討論:「影像」為何在當代會成為一個必須探問的論題?

Comments closed

巴克利.亨德里克斯的黑人肖像:從繪畫到攝影

2019年起,美國藝術家巴克利.亨德里克斯(Barkley L. Hendricks, 1945-2017)的畫作陸續集結成冊,今年年中,第四本專書轉向關注藝術家在攝影上的成就。相較於畫作,亨德里克斯的攝影先前並未享有同等矚目,直至最近才重燃討論,為亨德里克斯的藝術生涯,提供另一個值得細究的面向。

Comments closed

不斷逃逸:吳家昀的影像與裝置

文/李佳霖

推開木門進到展間,幽暗的空間裡,未上漆的木板、成卷的氣泡紙、冷氣風管前持續飄動的塑膠袋,頓時以為自己記錯日子,佈展還未完成吧?然而牆上投放的電影又把人拉回現場,一群裝束樸素的演員在沙灘上,輪番搬著一顆石頭,每個人接過石頭時,臉上微妙的表情,參雜著困惑與欣然。

Comments closed

哈都.裘德:在電影中,穿透羅馬尼亞的過去與現在

哈都.裘徳導演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焦點影人單元」聚焦導演哈都.裘德(Radu Jude),他師承羅馬尼亞新浪潮巨匠克利斯提.普優,作品不管是創作內核或製作思維,都帶有新浪潮的底蘊。新浪潮電影美學上的通性──包括攝影風格、視覺美學、敘事結構以及對時間空間的呈現──延展至裘德的作品中,且逐漸發展出屬於他的作者色彩。在內容上,裘德也不斷回應新浪潮的集體關照──例如以邊緣、具反英雄(antihero)特性的人物為角色、反覆梳理父子關係、直面女性議題,且帶有獨到生猛的黑色幽默。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