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新書發表座談會,將邀請影像文化評論人及研究者郭力昕、李立鈞,與本書作者張世倫共同對話。透過這本書,探討攝影與「攝影史」在台灣發展的歷史辯證。歡迎您前來參加。
Comments closed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Posts
自2006年起,「歐洲攝影節」(Fotografia Europea)每年於義大利北方城市雷吉歐艾密利亞(Reggio Emilia)舉辦,受到疫情影響於2020年停辦,今年五月中以全新面貌再次開幕。
Comments closed位於奧地利葛拉茲(Graz)的攝影與藝術機構Camera Austria,從六月中開始展出荷蘭藝術家史蒂芬.凱佩(Stephan Keppel,1973-)的個展「實體印本」(Hard Copies)。凱佩的創作著力於探索城市空間與建築的視覺構造,近年主要以攝影書受到矚目。「實體印本」以四個攝影系列為主軸,其中最早的作品可以追溯自2012年的《複印城市》(Reprinting the City),在這個系列裡,凱佩以荷蘭最北角城市登海爾德(Den Helder)為探索對象,接著則將目光轉向巴黎、紐約與阿姆斯特丹三個國際大城市。
Comments closed文/李佳霖
滾燙的熱水注入壺中,茶葉在氤氳霧氣下慢慢舒展。下一個畫面,音樂人林強和導演黃邦銓穿梭在台南府城,走訪正在台南市美術館展出的「洪通百歲紀念展」、廟會陣頭、鹽田與蚵寮。最後鏡頭來到兩人回到廟口前,以片頭泡下的紅茶沖洗這趟漫遊拍攝的膠卷。茶香與茶色透過褐色調的影像四溢在「現場電影」《紅茶時光——通光照》的演出現場,部分聲音取樣自張照堂拍攝的洪通紀錄片中畫家與其妻的日常對話,洪通低喃著「名無路用啦⋯⋯」。
Comments closed在疫情之下,網路影音媒介此時更加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認知與理解,但是「什麼被允許可以放上網?什麼被允許可以轉發?誰有權決定什麼內容有害?什麼時候那些內容會被移除?」美國藝術家卡洛琳.辛德斯(Caroline Sinders)近期的藝術計畫正對於我們熟悉的網路世界秩序提出一連串敏感的質疑。
Comments closed隨著法國政府宣佈漸進解封,法國都爾城堡日前重新開啟波蘭裔攝影師齊葛雷奇(Kasimir Zgorecki, 1904-1980)的特展「齊葛雷奇照相館」(Studio Zgorecki),並延長至今年十月底,令這個較少出現於攝影史的名字,在美術館停留更長一段時間。
Comments closed文/李佳霖
走進展場,房間偌大的牆面亮著投影機的待機畫面,「No Signal」幾個字始終沒有消失,靜止的藍色讓人想起Derek Jarman的電影《藍》,畫面從頭到尾都是一片國際克萊因藍。突然,展場的日光燈開啟,原先凝視著的那片空無之藍瞬間現出原型,一切都是藝術家用螢光漆手繪出的幻象,觀眾以為發出光源的機器,在展覽中始終缺席。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