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紙、城市、物件:史蒂芬.凱佩個展「實體印本」

位於奧地利葛拉茲(Graz)的攝影與藝術機構Camera Austria,從六月中開始展出荷蘭藝術家史蒂芬.凱佩(Stephan Keppel,1973-)的個展「實體印本」(Hard Copies)。凱佩的創作著力於探索城市空間與建築的視覺構造,近年主要以攝影書受到矚目。「實體印本」以四個攝影系列為主軸,其中最早的作品可以追溯自2012年的《複印城市》(Reprinting the City),在這個系列裡,凱佩以荷蘭最北角城市登海爾德(Den Helder)為探索對象,接著則將目光轉向巴黎、紐約與阿姆斯特丹三個國際大城市。

一如《複印城市》的標題所示,凱佩多半藉由印刷輸出來轉化視覺經驗,「實體印本」的旨趣即在於攝影與影像「複印」(copy)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凱佩的攝影迥異於一般觀光書籍的形貌,更接近一種視覺研究與印刷實驗的結合,相較於城市「紀錄」,「翻譯」或許是描述其作品更合適的說法。在抵達某城市前,他首先嘗試理解那座城市如何再現於各類型的影像中。例如,洛杉磯派拉蒙影業的紐約片廠搭景,以及收藏數以萬計紐約十九至二十世紀建築照片的加拿大建築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皆成為凱佩在製作《平面 加工》(Flat Finish)時的調查地點。凱佩將親歷城市拍攝的照片與別處取得的圖片並置,並毫不掩藏影像上掃描、翻拍、重印的痕跡,進而模糊了一手素材與二手素材的分野。

與凱佩長期合作的作者,同時是「實體印本」的策展人塔可.西德.巴克(Taco Hidde Bakker)認為,凱佩的攝影書與展覽之所以具備視覺張力,是因為影像既如窗戶一般引入外部世界的景象,同時又提醒觀看者,那只是一張紙。在巴黎與阿姆斯特丹,凱佩採用類似的蒐集手法,找尋網路上或實體文獻裡的現成影像,並長時間穿梭於城市街道之間,拍攝牆上的痕跡、路邊的棄物、美術館裡的展品⋯⋯,回到工作室後,再以網版印刷等方式重新處理那些照片。為《複印城市》做後記的荷蘭畫家羅蘭.吉斯塔(Roeland Zijlstra),則貼切地將凱佩的攝影活動比作「清道夫」(straatjutter)。

在各個系列裡,無論來源為何,影像進入翻拍、掃描、複印、再發現的迴圈。「實體印本」的展間佈有再次輸出的影像、攝影書本身、多次經過老舊影印機的紙張、街上撿來的物件(也被製成平面影像收納在書裡)。展覽名稱「hard copies」一詞同時包含「實體影印本」和「正本」之意,一方面,凱佩的創作,涉及廣泛素材來源和反覆處理程序,進而使得「正本」一說變得更為複雜(影像有所謂正本嗎?);另一方面,這樣的攝影途徑,也意在反省甚至重組城市在視覺文化中被賦予的集體想像(一座城市看起來是什麼模樣?)。

Camera Austria以德英雙語季刊《Camera Austria International》聞名,從1980年開始,這本雜誌持續關注攝影媒材在藝術實踐中的位置,並且每兩年頒發一次的特別獎項,用來肯定對這本雜誌有出色貢獻的藝術家。此外,Camera Austria特別支持尚未有高國際知名度、而作品質量已達一定程度的攝影師,透過出版、論壇、展覽等活動,幫助他們獲得更高能見度與持續推進藝術產出。

實體印本 Hard Copies
展期 Dates:2021.6.12-2021.8.15
地點 Venue:Camera Austria


文 | 閻望雲
圖 | Camera Austria提供
發佈日期 | 2021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