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日本攝影史研究者、策展人暨攝影書收藏家金子隆一(Kaneko Ryuichi)於6月30日逝世,享年73歲。
Comments closed標籤: 攝影史
本場新書發表座談會,將邀請影像文化評論人及研究者郭力昕、李立鈞,與本書作者張世倫共同對話。透過這本書,探討攝影與「攝影史」在台灣發展的歷史辯證。歡迎您前來參加。
Comments closed延續我們對於攝影史的關注,本期審視屬於我們自身的攝影經驗──被攝影的歷史。從台灣的殖民史出發,自十九世紀中葉以降歷經的人類學調查採集、二十世紀初隘勇線推進下的暴力顯影,到帝國博覽會裡的「台灣」意象與人種展示──這是一段最為系統性地將台灣影像化的初始時期。我們如何成為被攝影的對象?如何化為一具科學標本和一幅想像圖騰?如何在視覺上被納編(或排除)於國族與文化的整頓編程,並糾結至今?此一影像的潛歷史──被攝影的歷史──是我們返視「攝影史」的一處起點。
Comments closed本期專題是對攝影歷史與書寫提出思辨的一份邀請,以及一個新的探討開端。
Comments closedComments closed本文出自《攝影之聲》第13期「抗議、行動與影像」,2014年出版(已絕版)
This article is from Voices of Photography issue 13: “Protests, activism and images”, published in 2014.

認識東南亞攝影文化與歷史的入門讀本,中文版推出!
本書費時十年踏查研究,勾勒東南亞自殖民時期以來的攝影發展軌跡。
書中包括十個國家——馬來西亞、印尼、汶萊、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菲律賓與新加坡,以獨立章節呈現各地文化、社會、政治與攝影的歷史連結,並引介眾多在地攝影工作者與藝術家的影像實踐,擴展世界攝影史的亞洲視野。
Comments closed「歷史後像:攝影史敘事工作坊」的第二場,由藝術家高俊宏帶領,進行田野踏查與影像敘事習作。在三天的工作坊中,首先前往位於台北新店的「安康接待室」,此處是1970年代台灣白色恐怖時期警總軍法處軍事看守所偵訊及羈押監禁政治犯的秘密所在,如今已成廢墟。過去,許多人在正式入罪監禁前,曾被帶來這裡拷問拘留。這裡有十數間被稱為「休養室」的羈押房與佈有監看裝置的訊問室,以及迷宮般的狹窄廊道與檔案室,許多殘留的遺跡是仍深藏在暗處的台灣社會史。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