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p tsheh-kè-á|攝影與視覺文化出版閱讀情報
Comments closed標籤: 攝影
──論攝影中心的非正常化與台灣攝影史的缺席
文──陳佳琦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以下簡稱「攝影中心」)已經在台北正式開張營運一年多了,回想該中心早自2015年即展開籌備工作,一開始由國立台灣博物館執行,2019年相關業務再納入國立台灣美術館旗下。開館至今,已經推出了許多展覽,並執行有典藏、出版與教育推廣等工作。不過直到今天,這一原受外界高度期待的攝影機構,雖然有一個博物館的形貌,不但仍未擁有獨立的預算與編制,甚至在文化部的附屬機關之下也根本沒有一個叫做「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單位,連籌備處都不是,可說是身份不明。
Comments closed德國攝影師沃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1968-)目前正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行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無懼觀看」(To look without fear),匯集他自1980年代至今、近350件攝影、錄像、多媒體裝置等作品。
Comments closed美國攝影家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於2022年9月10日逝世,享年96歲。克萊因以躁動而具衝擊張力的影像風格聞名,並同時涉足電影、時尚與平面設計。
Comments closed注意!戰爭就在「眼前」!從望遠鏡、瞄準鏡、潛望鏡、攝影機具到雷達、衛星、無人機與視覺傳感技術的發展,光學史、攝影史與戰爭史之間呈現了同步推進的密切連結。正如哲學家維希留(Paul Virilio)所示,啟蒙之光迎來了攝影術與相機,迎來了連續攝影與電影,迎來了自動化武器,迎來了偵攻一體的光學軍備,迎來了視聽感知的轟炸交火,迎來了核彈爆炸後劇烈的「光」的照明⋯⋯。回想一下戰爭與攝影、電影、電玩遊戲相互繼承、共同演化的親密關係,一切並不奇怪──因為視覺機器正是戰爭機器。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