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是對攝影歷史與書寫提出思辨的一份邀請,以及一個新的探討開端。
Comments closed標籤: 李威儀
文──李威儀
六月,在人們對北京八九民運三十周年進行回顧之際,香港社會因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燃起「反送中」的抗爭衝突,香港人對於中國政府治理所潛伏的不安感與日益緊縮的政治空間與言論自由的不滿情緒爆發,引發逾百萬人上街頭示威、至今未止的流血衝突,並造成數起自殺陳情事件。
Comments closed1 Comment生活中的人在找路,影像中的人在找路,札記中的人在找路。
大家都在找路。一邊走一邊迷失,一邊找到。
── 張照堂
五月開始我們在台北中山地下街的誠品R79書店舉辦「《攝影之聲》游擊編輯台」雜誌展,除了可以一次買到所有前期雜誌(絕版雜誌則僅供展示回味,抱歉呀!),現場也重現了《攝影之聲》編輯台,陳列我們的編輯資料與出版工作稿。大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呀!
Comments closed「攝影是時間的機器/攝影是存在的機器/攝影是遺忘的機器/攝影是鬥爭的機器/攝影是詩的機器/攝影是秩序的機器/攝影是快感的機器/攝影是機器的機器」__高重黎
一個幽靈──影像機器的幽靈──在島上遊蕩。
從實驗電影、攝影、動畫、雕塑、影像裝置、視覺玩具發明乃至影像論述書寫,高重黎源源不絕、型態多樣而難以被歸類定位的創作展演,正體現了觀看、影像與歷史的複雜纏繞,以及對於影像不曾止歇、永無終點的提問與思考,是台灣影像藝術創作圖景中極具實驗性與顛覆性的刺點。
Comments closed
隨著《攝影之聲》第21期「影像刊誌考」專題的出版,這場座談是本期專題的立體版,我們將以影像刊誌為線索,探看戰後台灣攝影的發展歷程與出版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