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標籤: 李威儀

被攝影者的歷史:陳界仁的衝撞年代


History of the Photographed: The Age of Provocation
Interview with Chen Chieh-Jen

陳界仁是現今在國際藝壇最受矚目的台灣藝術家之一。他的創作以被剝削族群的處境和內心狀態為題材,探討殖民、全球化和資本主義等歷史的和當代的論題。他在九〇年代中期到末期創作了以凌遲或屠殺的歷史照片為原始素材的數位修相攝影作品,之後則主要創作錄像作品。這篇專訪追溯了陳界仁在戒嚴年代的教育和成長背景、當時進行的街頭行動計劃,並請他談論其攝影作品的概念,以及他如何透過創作來提出異於西方的攝影和電影觀點。

Comments closed

VOP Issue 21 : 影像刊誌考
A Study of Photo Publications

在本期專題裡,我們埋首雜誌報刊堆中,透過梳理台灣、中國和香港攝影雜誌的出版歷程,作為初探東亞影像刊誌的歷史迴路及攝影文化脈動連結的支點,試圖疊映出這個影像時代過去與現在的考驗和變貌。

2 Comments

VOP Issue 20 : 冷戰影像.美國因素
Cold War Images.The American Factor

冷戰,一個自二戰後從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對立關係之中展開,進而影響世界局勢與歷史發展的關鍵詞彙。1950年代起,居於美國反共圍堵政策重要位置的台灣——麥克阿瑟口中的「不沉的航空母艦」——也在美援的推力下,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與文化狀態。從意識形態到可口可樂,美國因素至今依舊牽動著東亞世局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期專題中,我們從台灣出發,循著東亞島鏈爬行,從冷戰時期的影像檔案,到後冷戰時期的當代攝影創作,對遠去卻仍鮮明的冷戰記憶進行了一次影像考查。

Comments closed

北美館「写真筆談」座談會

写真筆談展覽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2016年
写真筆談展覽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2016年

「我小時候走過的許多地方都被他拍了下來,幾乎要在他的照片中見到我自己的身影,所以看著他的照片我有一種感激之情,髣髴年少時有一個我不知道的人愛著我。這是攝影有別於其它藝術的功能。」— 黃翰荻,〈「張才訪問記」始末〉

Comments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