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德國攝影中心將成立,兩城市角力爭取設置

為了延續攝影藝術,強化攝影文化資產的典藏、研究與知識推廣,德國近兩年來正在研擬「德國攝影中心」(Deutsches Fotoinstitut)的成立計畫。然而,討論卻停滯於選址問題,杜塞道夫與埃森兩個城市之間的競爭被推至前景,奪走此刻的焦點,現階段仍然懸而未決:這個國內乃至國際上指標性的攝影藝術機構,究竟會座落何處?

今年七月初,杜塞道夫和科隆兩城市宣布結盟,將協力爭取攝影中心設於杜塞道夫。早在2018年,「杜塞道夫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藝術家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即提出全國性攝影機構的藍圖,同時組織了「德國攝影中心發展協會」(Verein zur Gründung und Förderung eines Deutschen Fotoinstituts e.V.,簡稱DFI e.V),積極主導概念與實際層面的發展。這次正式和杜塞道夫聯手的儲蓄銀行文化基金會(SK Stiftung Kultur),扎根科隆,以紀實攝影為核心,典藏約四萬件攝影作品並保存有豐富的文獻和負片,其鎮館之寶包括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貝歇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的大量檔案。

根據杜塞道夫市政府、DFI e. V.與SK Stiftung Kultur三方達成的協定,SK Stiftung Kultur承諾為德國攝影中心提供豐富的館藏基礎和研究資源,讓攝影中心有能力籌策各種國內或國際規模的教育與展覽計畫,並促進攝影與科學、科技、修復等專業領域的交流。未來的德國攝影中心,除了尋求和各個美術館密切合作,也對願意贈與收藏的私人機構敞開大門;而對古斯基而言,德國攝影中心是一個能朝向「連結攝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機構」。

雖然有了杜塞道夫的城市結盟之舉,但攝影中心的設立情勢卻不見得因此明朗。事實上,杜塞道夫與埃森兩派人馬似乎正在角力。2019年,德國文化部長莫尼卡.葛呂特(Monika Grütter)曾委託埃森規劃國家級的攝影檔案中心,並且籌組專家委員會,主要成員就包括位於埃森的弗柯望博物館(Museum Folkwang)攝影館藏總監卡特琳.皮耶許(Katrin Pietsch)。由文化部指派的委員會,比照馬爾巴赫(Marbach)的德國文學檔案館與柏林的德國電影資料館,提出了一筆一億兩千五百萬歐元的建置預算。

今年三月,聯邦政府針對兩個城市的選址計畫完成了可行性評估。官方報告中,明確將單一園區作為優先前提,以此避免較高的營運開銷,以及可能對維護、保養、運送檔案造成的額外負擔。因此,以世界文化遺產的礦業同盟工業文化園區(Zeche Zollverein)作為空間提案的埃森獲得青睞,預計以此園區作為攝影中心的基地。弗柯望博物館館長彼得.格許呂特(Peter Gorschlüter)表明了堅定立場:「無論是內容還是運籌,埃森都屬佼佼者,我們無需考慮別的作法。」相較之下,杜塞道夫提出的「埃亨霍夫文化園區」(Ehrenhof),則被認定不足以負擔國家級攝影典藏與研究的運作,否則必須在城市裡設立第二個場館。

在兩座城市的競爭下,目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德國未來最重要的攝影機構,將會落腳於埃森、杜塞道夫與科隆所在的北萊茵-西發利亞邦。而政府為了回應杜塞道夫與科隆結盟後的最新協定,文化部將於八月召開會議,讓兩方相關人士齊聚一堂,以可行性為評估原則,尋找將杜塞道夫的藍圖納入整體計畫的可能性。


文 | 閻望雲
圖 | 德國攝影中心的選址預定地,位於埃森北部的礦業同盟工業文化園區 © Zeche Zollverein
發佈日期 | 2021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