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甫於九月中閉幕,本屆邀集的作品以多樣的生命尺度,指出數位技術帶來的可能,並關注科技如何重塑人與周遭環境的關係。科技發展的現下,電腦運算仍是維繫系統結構的基本活動。相應地,藝術嘗試對程序(process)牽涉的種種議題做出回應時,傾向反省數據採集、機器學習等「數位基礎建設」(digital infrastructures)工程,如何影響人的自身定位。
藝術節的合作項目「藝術與科學」(ArtScience)駐村於去年啟動。此計畫由三方合辦,其中,德國電信(Deutsch Telecom)的藝術收藏計畫將焦點轉向東歐和歐洲邊緣,電子藝術節、林茲大學(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提供研究和創作資源,以期透過藝術探問社會現象。希臘藝術家琪里亞齊.果尼(Kyriaki Goni)的錄像《禁止演算法聽眾》(Not Allowed for Algorithmic Audiences)是藝術節發表的第一個計畫成果。
《禁止演算法聽眾》提出一個虛構故事,個人智慧助理(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在被停機的前一週,跳脫設定,在網路上找到化身,讓原先沒有容貌的聲音,頓時有了人的臉孔,並且展開七天的獨白。透過檢索大量網路資料,個人智慧助理評論與剖析自我,在最後一次獨白裡,對人類提出「如何不被機器聽見」的建議。
此刻,語音助理裝配於各式電子產品上,聲音似乎無形,背後牽涉的問題卻極為廣泛。果尼指出,監控資本主義的資料採集與利用不斷進化,但是在一個由視覺主導的文化裡,人們似乎較少對聲音產生警覺。在影像與聲音合成技術越加純熟的同時,如何重新思考人與機器的關係?為此,果尼找來希臘著名演員索菲亞.寇卡麗(Sofia Kokkali)提供聲音與立體臉部模型,打造出獨白機器人,再讓「它」以機器人的形象與人溝通。
果尼首先與機器人學、機器人心理學學者談話,再以藝術家的角度,重新調度各種知識。果尼將他的研究筆記放入機器人獨白:希臘神話「說話機器人」的想像雛形、電子產品的稀有物質組成、廢棄裝置造成的汙染。由於創作題材觸及人類生活的未來,果尼相當重視觀眾的回應與討論。除了作品本身根基於紮實的研究,他也積極在期刊雜誌發表相關文章,在藝廊與美術館之外,接觸更廣大的群眾。
在這件以研究導向為創作方法的《禁止演算法聽眾》之前,果尼的作品已時常共存虛構與事實元素、詩意與科學的觀點。2019年,多媒體裝置《計算月球環形山》(Counting Craters on the Moon)操演一場想像的相遇,在同一個空間裡,分別展示人工智慧和十九世紀天文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朱利葉斯.施密特(Johann Friedrich Julius Schmidt)的月球測繪。去年在電子藝術節發表的《資料花園》(Data Garden),也講述一個帶有事實成份的虛構故事:在雅典,一個社群為了逃脫監控資本主義,決定搬走在網路上的所有個資,將資料轉存入一種小型植株的DNA裡。
文 | 閻望雲
圖 | Kyriaki Goni /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發佈日期 | 2021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