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

文──鄭安齊

  新自由主義之定義於各學者間略有差異,但不脫幾項主軸:金融管制與貿易壁壘的鬆綁(經濟學層面)、國家退出公共事業與社福供給(政治策略)、彈性化的生產與勞雇關係的轉變以及將一切納入市場或商品化(資本運作邏輯)。

  影像,或說「攝影術」誕生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則新自由主義隱喻:不同的發明者間有專利權上的糾紛,最終國家出手干預,將這項技術買下後公諸於世1。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攝影小史〉(Kleine Geschichte der Photographie)中提及,當阿拉戈(François Arago)2在議院報告時,描繪了一個極度廣闊的圖景,相信攝影術將能夠在人類的所有行為中找到應用之處3。攝影術誕生時的祝願,卻在人類社會進入新自由主義的時代後成為詛咒。

  持樂觀論者曾斷言,影像──特別是感光元件的數位化並憑藉網際網路的串連佈署──或能成為對抗新自由主義的一大利器。獨立媒體中心(Independent Media Center)於世界貿易組織部長會議期間的活躍給了正面回應:在志願者的運作下,藉著數位的攝製、編輯系統和網路,第一線的照片與影片搭配著文字有力地吸引注意,迅速且廣泛地傳播。草根的替代方案突破過去資本家掌控下之媒體封鎖,見證了有權者的暴力並傳遞出抗議者的訴求4。這正是班雅明所指出,攝影當中「展示價值」(Ausstellungswert)對「膜拜價值」(Kultwert)的超越;且在作為歷史過程中的證據之外,攝影也具有隱蔽的政治意義5。往後,更多影像打著「有圖有真相」之大纛,揭露了新自由主義的劫掠──自然資源的私有化、公共事業如醫院和學校等機構的傾頹,以及跨境自由移動的資本對世界另一端的剝削等。

  然而自願帶上攝影機的,不僅只有反抗者而已。韓炳哲(Han Byung-Chul)認為,班雅明所言之「展示價值」使資本主義得以實現,事物藉著「展示」(而非使用或交換)產生價值,過度的展示更將一切化作商品6。獨立媒體中心在西雅圖大放異彩的一年後,首支照相手機問世7,鏡頭從此進一步地走入我們所在的每個地方(如同阿拉戈的預言)。在新自由主義零碎化、彈性化生產與勞動的原則下,我們之中的多數帶著或穿戴著配有鏡頭的手錶、手機甚至眼鏡,把鏡頭瞄準別人或自己,有意或無意識的為新自由主義的繁榮昌盛貢獻了一份力。

  這項製造影像的工作必須無時無刻,因為新自由主義的運作邏輯下,產品週期務求短促,服務供給必須及時──在旅行、進食、跌倒出洋相時乃至於私密的情慾時刻,影像都持續被產出與消費。因此,產製影像的同時,也間接以驚人的規模,為壟斷平台的資本家完成了原料和素材的蒐集。勞雇關係的轉變,則使每個帳號的使用者都成為一人公司,對抗不平等剝削的行動被瓦解,因為今日我們擁有成為資方或是自以為成為資方的「平等」機會。作為揭露證物的影像,最終亦得服膺展示價值的量化評斷──當吸引的關注數不足時,批判也就難以生效。

  是故,在出現能夠停止一切無節制商品化/私有化,並確保「訊息(當中包含了影像)是一種公共物」的政治計畫出現並得到推進之前(再次的國家干預?),追問新自由主義下的影像究竟是否能夠反叛或批判,可能暫時並不具有太多意義。


註1:Walter Benjamin, “Kleine Geschichte der Photographie,” in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ed. Suhrkamp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2003), 47.
註2:時任法蘭西科學院永久秘書以及巴黎天文台觀測部門主任。因此,阿拉戈在報告中也提到了攝影術於天文觀測上的應用。另一項應用則是記錄考古的象形文字,製作圖集。阿拉戈所舉的兩例,分別展現了攝影的空間探索以及資料蒐集能力。
註3:Benjamin, “Kleine Geschichte der Photographie,” 48.
註4:關於獨立媒體中心1999年11月起在西雅圖WTO部長會議期間的紀錄,可見於以下文章對當時事件的描述與照片記錄:Kit Oldham and David Wilma, “After protestors fill the streets and shut down the WTO opening session, Mayor Paul Schell declares a state of emergency and police use tear gas and rubber bullets to clear downtown Seattle on November 30, 1999.,” HistoryLink.org Essay 2142, October 20, 2009, accessed July 29, 2021, https://www.historylink.org/File/2142
註5:Walter Benjamin,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in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ed. Suhrkamp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2003), 21.
註6:Byung-Chul Han, “Ausstellungsgesellschaft,” in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Berlin: MSB Matthes & Seitz, 2012), 18-24.
註7:首支裝配有照相鏡頭的手機是夏普公司(Sharp)所生產的J-SH04。


鄭安齊,生於台灣台南,2012年起暫居德國柏林。常以團體的工作型態,於公共空間進行藝術計畫。研究工作則聚焦於藝術與教育、政治及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


《攝影之聲》關鍵字線上專題系列,每期由客座主編規劃影像與視覺領域的重要詞彙,邀請多位研究者共筆,透過不同角度詮釋書寫當代影像論題。本期由謝佩君擔任客座主編,每周二、四推出更新。閱讀本期導言

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

影像數位科技與技術新自由主義數據視覺化感覺中樞要素型媒介介面平台文化分析解殖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