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關鍵詞──介面

文──徐詩雨

  說到介面,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介面卡這些名詞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不過相較於其他的關鍵字,介面的字源起源較晚。介面的英文原文interface在1874年才出現,由字首inter與字根face組合而成。字首的inter原意為相互、物體與物體之間,face則是取物體表面的意思。在二十世紀初期,interface常在科學研究中被指稱不同物質間物理與化學反應發生之處。不過線上知識論辭典對於interface開始被大量使用的起點,卻是引於媒體理論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將之用於描述兩個系統間的作用1。實際翻閱麥克魯漢的經典著作《認識媒體》(Understanding Media,1964),或是《古騰堡宇宙》(The Gutenberg Galaxy,1962),卻皆未使用interface作為他論述中的主要名詞。一直到70年代,interface才隨著各種電子計算機的理論書籍出版,而被廣泛使用。如今一般大眾對於interface字義的理解也來自於此,多用於人與機器互動的媒介或是機器與機器溝通的接觸面。

  在中文語境,許多科學學科上的用語翻譯都來自於清末自強運動開辦的翻譯館。介面的英文interface在當時才剛剛被發明出來,因而並非是最早被引介為中文的專業術語之一。在國家圖書館的查詢中,最早的資料來自於一本交通大學博士論文《金屬半導體的介面研究》(Interface study of metal-semiconductor system,1969)。作者張俊彥與其指導教授施敏,都是台灣半導體界早期發展的重要人物。儘管大家對介面一詞耳熟能詳,但是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並沒有單獨對介面做解釋,反而可以看到有相關的介面卡、介面板、使用者介面、人機介面這四個條目2。的確,介面這個詞條,難以像前述四個名詞被定義為一個空間上的地點或是具身化的物件。

  這個現象即是另一媒體理論學者蓋洛威(Alexander Galloway)在著作《介面效應》(The Interface Effect,2012)中對介面的分析。他認為介面並非是一個物件,而是一個區分兩個不同材料的「時刻」,因此介面是一個過程或是翻譯3。兩種不同的物件,在溝通過程中達成共識。也因此,轉換0/1訊號的具象物件介面卡、翻譯人與機器互動過程的人機介面,總是比抽象的介面更容易被解釋。在蓋洛威的定義中,加入時間性的考量,但更令人感興趣的闡釋,是介面作為一種翻譯。翻譯並非只是語言系統的線性轉換,更是兩個系統間權力結構與知識系統相互轉換的政治角力。這帶回我們對interface中文譯名的爭奪權,到底該是「界」面還是「介」面?若是依照inter-face,物體間的表面,隱含分界意思的「界」更為貼切一些。但是強調兩個物件交互互動的過程,「介」入與中「介」的「介」更強調動作與過程。因此目前中文使用的慣習,物理化學中的interface常使用「界」面,像是界面活性劑等應用。而資訊科技中,形容人類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interface更常使用「介」面。然而,物理化學的「界」面,是否否定了非人的能動性?不同材質的金屬接觸面,使電子得以移動,成為半導體元件的基礎。而有了隨著摩爾定律迅速發展的半導體,人類才得以建構現下的資訊科技文明。不得不說,《金屬半導體的介面研究》儘管有可能只是陰錯陽差地選用「介」,卻也還給了金屬元素的行動力。


註1:Interface,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accessed July 14, 2021, https://www.etymonline.com/word/interface
註2:介面,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accessed July 19, 2021,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
註3:Alexander Galloway, The Interface Effect,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2012), 33, 36.


徐詩雨,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通訊工程所與紐約大學視覺藝術行政研究所,2018至2020年擔任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熱愛美的事物,尤其是恐龍,持續探索科技、藝術與社會的關係。


《攝影之聲》關鍵字線上專題系列,每期由客座主編規劃影像與視覺領域的重要詞彙,邀請多位研究者共筆,透過不同角度詮釋書寫當代影像論題。本期由謝佩君擔任客座主編,每周二、四推出更新。閱讀本期導言

家常任務:關於數位視覺政治性的關鍵詞

影像數位科技與技術新自由主義數據視覺化感覺中樞要素型媒介介面平台文化分析解殖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