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關鍵詞──奇幻

文──毒脈

  奇幻電影是能呈現出架空世界、魔法巫術、各種類幻想生物、鬼怪精靈的電影類型,取材來源可能來自神怪小說、童話故事、民間傳說、古典名著等。雖然有些人覺得幼稚,但要是沒有豐富的想像力與強大的技術力,是很難把這類型電影拍好的。各位現在或許難以將「奇幻」與台灣電影聯想在一起,但是台灣的奇幻(或說魔幻)類型電影曾經百花齊放且頗受歡迎。

  最一開始打下基礎的,是六〇年代的台語片。初步估計,六〇年代約有四十多部台語奇幻電影,如《豬八戒與孫悟空》及《八仙鬧東海》,以及改編自日本故事的《桃太郎大戰鬼魔島》、《浦島遊龍宮》和《一寸法師》。特別的是,中東元素也是熱門選項,如《新天方夜譚》、《阿里巴巴四十大盜》、《一千零一夜》,一群演員身穿阿拉伯服飾卻說台語,看來衝突又莫名有喜感。只是當時製作成本不高,演員跟場景看來看去都同樣那幾個,特效仍很陽春,不是乾冰噴霧,就是憑空出現或消失,或者原地跳變身等運用剪接製造的效果。

  讓大家對奇幻電影大開眼界的,是日本導演山內鐵也1969年受邀來台執導的國語片《封神榜》:彩色寬銀幕,以及龍跟人吊鋼絲在天上打鬥、鏡頭前放打氣水箱製造氣泡、還有用動畫呈現的氣功,多種特效讓觀眾耳目一新。《封神榜》之所以能表現如此優異,實因攝影、美術、燈光、剪接、特效等職務,都由山內鐵也帶來的日本團隊負責。這種與日本合作拍片的方式,開啟了國語奇幻電影的大門,成為後來奇幻電影主流,如《朱洪武》(1971)、《龍王三太子》(1977)及《觀世音與海龍王》(1982)。

  七〇年代的經典,有號稱影史第一部耗資千萬特技神怪災難電影的《戰神/大災難/關公大戰外星人》(1976),可算是台灣第一部時裝奇幻電影:讓巨大化的關公神靈與外星人在都市對打的創意構思,今日來看仍相當前衛。只可惜當年新聞局對災難發生在台北西門町很有意見,以至於故事背景被迫更改為香港,讓部份觀眾誤以為這是港片。

  正因為現代時裝奇幻片比較容易被嚴格檢視,當年多數奇幻電影,都將故事設定在古代中國或看不出年代的虛構世界。此一時期的奇幻國片,還有張美君執導、特別請來007系列「大鋼牙」Richard Kiel客串的《無字天書》(1978)、「亞馬遜女戰士」風格的賀歲電影《美人國》,以及上官靈鳳主演的《諸葛四郎大鬥雙假面》及《十二生肖》。

  台灣奇幻電影的最後高峰,當屬八〇年代陳俊良與李作楠導演的參戰。先有陳俊良導演於1982年推出的《新西遊記》及《新孫悟空大戰飛人國》,接著李作楠導演於1986年推出《靈幻童子》,兩人也捧紅林小樓成為台灣奇幻電影的常客:如《新桃太郎》、《新十二生肖》、《鳳凰王子》、《魔界怪譚》等片。這時期的台灣奇幻電影,不只技術已相較成熟,演出風格也不會一味模仿日本電影。

  陳俊良導演最後的奇幻經典《新七龍珠》,雖是改編自日本漫畫,但表演方式卻很有九〇年代台灣電影的風格:該嚴肅時大家都很認真,該搞笑時大家都放得很開,服裝造型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派反派,又不會太過恐怖,某些笑點(如超人拳)及歌曲的使用(如〈明天會更好〉),都能讓當時觀眾產生共鳴,甚至國台語的使用也不像以前那樣壁壘分明。

  簡單來說,觀眾想看的,其實就是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進入奇幻世界後的冒險過程,而不是只套用外國人的信念或價值觀來說故事。假如能按照這種模式持續推出作品,奇幻電影搞不好能像日本特攝片那樣,成為台灣電影最具特色的電影類型。如今,要再能有像以前那樣充滿強烈風格、讓觀眾一眼看出「這才是奇幻電影」出現,台灣電影感覺還要好長一段時間來復健。


毒脈Toxic Veins,2012年成立的臉書粉絲專頁,以制訂各類型主題方式、定期更新介紹不同風格類型「邪典電影(Cult Film)、B級電影(B movie)、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並分享其作品相關情報與感想心得,成立至今介紹電影數量約500多部。


《攝影之聲》關鍵字線上專題系列,每期由客座主編規劃影像與視覺領域的關鍵字詞,邀請多位撰稿者共筆,透過不同角度詮釋書寫當代影像論題。本期由電影研究者蘇致亨擔任客座主編,每周二、四推出更新。閱讀本期導言

NG黑歷史:回訪台灣電影史的關鍵詞

添水配音奇幻離奇如常頗霸供答身心障礙女導演原真全景奇觀

訂閱《攝影之聲》電子報 Subscribe to VOP e-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