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雨樵
《唐吉軻德》是一部童話,《荒涼山莊》(Bleak House)也是,《死魂靈》(Dead Souls)也是。《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都是卓越的童話。而要是沒有這些童話,這世界將不會變得真實(real)。
──Vladimir Nabokov,Lectures on Don Quixote
在上世紀六〇年代,台灣有好幾位導演拍出了揉合大量民間文學元素的台語電影,例如李行的《白賊七》(1962),洪信德的胡撇仔歌仔戲電影《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1963)、《新天方夜譚》(1963),以及張英的《虎姑婆》(1960)與《大俠梅花鹿》(1961)等等。這些台語電影在角色扮相、特殊攝影技術、剪接效果和劇本撰寫上都相當亮眼,我們不只觀察到民間文學進入這些電影時產生的過渡狀態,也能看到電影令人驚喜地保留了民間文學敘事上的特徵。
在張英的《大俠梅花鹿》這部「天然景禽獸裝的台語童話故事鉅片」中,編劇將幾種故事類型相當流暢地嵌插在故事主線上,如「兩種動物競速」的故事類型(此處是龜兔賽跑),或是「忘恩負義的動物」的故事類型(此處是吸血狼的負義)1等。趙之誠在編劇時,雖然可能單純只是就手邊能夠運用的故事素材,在插入劇情主線的同時進行適當的修整,以符合該電影中整個故事世界(diégèse)的設定。在此設定下,輸掉比賽的白兔遭到吸血狼攻擊而喪命,雖然與一般人對伊索寓言版本的龜兔賽跑印象不同,實際上不僅更接近世界各地口傳版本的動物競速故事的結局,同時也強化了狼在該電影中的角色質地。在吸血狼企圖吃掉鹿小姐的段落,不僅通過程式情節(formula)增幅反派角色的威脅性,同時也透過台詞,暗暗地將動物的「吃」與人類情慾上的「吃」結合,結果恰好讓民間文學於變貌的過程中顯露了特定母題(motif)所指涉的核心。這種特徵,在馬提歐.加洛尼(Matteo Garrone)改編巴西勒《五日談》(Pentamerone)而成的電影《異色童話集》(Il racconto dei racconti,2015)中也清晰地表現了出來。
而在洪信德執導的《新天方夜譚》中,正如胡撇仔戲的編劇特徵,把口傳故事的情節切得更碎並融進劇情中,同時在背景美術、人物治裝上也揉合了伊斯蘭、地中海北岸及南亞等故事特徵的綺想。本片中除了片頭直接引用《一千零一夜》中雪哈拉莎德對國王講故事的典故之外,其他故事程式情節尚包括:三姊妹各自獲得了黃、紅、紫色的戒指並於分離多年後以戒指確認彼此身份(此情節之類似片段恰好在上述《五日談》的第三日第四則故事〈Sapia Liccarda〉也有出現);金卡多與林慶國王靠著胎記相認為兄弟等等,同時某些片段還隱微地帶有大仲馬《三劍客》與莎士比亞《李爾王》的一點影子。
正如「想像的織物」此一故事類型從印度出發,途經波斯、鄂圖曼土耳其等地,直到丹麥的安徒生手下誕生〈國王的新衣〉,一路上因應各種地域的特徵而產生各種變貌那般,《一千零一夜》各口傳與文字版本的故事群到了台語電影《新天方夜譚》中,也更換了外觀、對話型態與劇情當中的道德訴求。即使如此,在這些曾於西亞與中亞的民間所傳揚的故事文本內,其角色形象的鮮活、大膽與──借用芥川龍之介對《今昔物語》的形容──野性仍被洪信德保留了下來,恰與當時代的觀眾的現實生活有著鮮明的對比。
這些講究神怪的、奇幻的電影類型,一方面提供觀眾具奇觀效果的娛樂,另一方面,若我們綜觀二十世紀許多電影導演(如Nathan Juran、Karel Zeman、Fritz Lang等)與動畫師(如Lotte Reiniger、Jiří Trnka、川本喜八郎等)在改編民間文學成電影或動畫的歷史脈絡,又不得不注意到洪信德與張英等導演的努力,其實正逼近這樣的場域:現實生活持續流過觀眾的大腦,而在記憶中留下的印象和事件的面貌,恰與民間文學在各種表現形式中不變的面貌四目相對。觀眾透過後者改編成的電影所看見的,正是其自身的記憶中,所有關乎現實的光怪陸離、變化莫測與對賞罰系統的渺遠憧憬。
註1:編劇趙之誠所參考的〈中山狼傳〉(傳為馬中錫作),以及其他在東亞流傳的相似情節的故事,皆屬此故事類型。該類型中忘恩負義的動物按照地域不同,有蛇、狼、虎和鱷魚等版本。
楊雨樵,喜歡散步,喜歡樹的屍骨。專職為口頭傳統民間譚(oral traditional folktale)的口頭表演藝術家,並從事口傳文學、戲劇與電影的敘事學、故事詩學與比較故事學研究,定期舉辦「世界民間譚」展演式講座。2017年展開《聲熔質變──Anamorphosis & Anatexis》與《詩(屍)術流散──Necromantia dispersus》系列的即興聲響演出至今,並曾受邀於「失聲祭」、「南方以南」、「台東聲音藝術節」等活動演出。2020年受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邀請,於C-LAB演出《回聲返照》。目前亦擔任高雄市電影館講師與衛武營劇場體驗教育計畫業師。個人著作包含甲骨文異譚《藝》、《易》、《一》等,文字散見於國藝會線上誌、影展手冊、Giloo紀實影音等線上平台,以及《幼獅文藝》與《MUZIK》等紙本刊物。